张轨出身凉州士族安定张氏,从小聪明好学,文雅端庄,深通儒术,深受中书监张华赏识。初授太子舍人,迁散骑常侍,征西军司。利用八王之乱,割据凉州,平定张镇内乱,收容各地流民,拥戴晋民帝司马叶,抵抗汉赵军队,翼护西晋皇室,封西平郡公。建兴二年(314年)去世,享年60岁,追赠凉州牧、侍中、太尉、武穆、建陵、曾孙张佐、武王、庙名太祖。
[img]112272[/img]
人物评价
司马邺:“只尔凉州刺史张轨,乃心皇室,横幅连接万里星,进次秦陇,便当协力济难,恢复神州。”
《晋书》等《晋书》方玄龄:“周公保之而立功,士彦拥之布延世。智虞观象,记洪之不流;侯瑾目泉,知霸之斯在。土匪只有地形,还有天道!”;②“三象构氛,九土瓜分。鼎迁江介,地绝河。回到晋朝,美丽的张君。内抚遗黎,外面熙熙攘攘的布寇。世间绵远,国家富裕。以棍顺为基础,盖天所佑。”;③“轨少明敏好学,有器望,姿仪典则。”
周昙:“官从主簿到专征,谁遣凉王破赵名。益信用贤由提拔,而不是将家生。”
胡三省:呜呜!世乱则人思自全,求全而不能自全的人也多得多。窦融、张轨之求出河西,此求全而得全者也。谢晦、袁凯之求镇荆、襄,这求全而不能自全。盖窦融、张轨,始终致力于奉汉晋,这固宜永远福禄,宜及子孙也。谢晦、袁凯、志在据地险以全身,其用心不是,天所不和。然而,刘燕求牧益州,袁绍志图冀部,石敬堂心欲河东,都以其潜规非望;至于它的长期成败,就有非智障。
[img]112273[/img]
轶事典故
起初,汉末金城人阳成远杀海太守叛乱,君主冯忠前往为太守收尸,抚尸号哭,吐血而死。张掖人吴咏被护羌校尉马贤征召为佐吏。后来,吴咏担任太尉庞参的官员。庞参和马贤互相捏造罪,互相陷害。他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罪行被判处死刑。他们都叫吴咏作证。吴咏自杀了,因为他们不能让他们都合理。庞参、马贤羞愧后悔,自己和解。张轨祭扫冯、吴二人之墓,优待子孙。
与张轨有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后人如何评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