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蜀汉罗宪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蜀国最后一位著名的将军,为什么宁愿投降魏国也不愿让吴国占便宜?
蜀中没有将军廖化为先锋。这句话用来形容蜀国后期没有著名的将军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上,这是由《三国演义》的渲染造成的。成都有天险,蜀国也没有堕落到没有战斗力的程度。一切都是战略决策的错误,这使得邓艾的偷袭成功,否则后期就不会有姜维的挣扎。
蜀国后期确实没有人才,但在后一代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将军,后来成为西晋的开国将军,如霍毅、罗宪等是最好的,尤其是罗宪,听到刘禅投降的消息后,仍然可以坚持城市,不被吴利用,既有将军,又有英俊的人才。
[img]111756[/img]
师从乔周,刚直不阿
很多人可能不熟悉罗宪这个名字,但他父亲的名字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他父亲的名字叫罗蒙,和现代西装品牌的名字一样。然而,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名字。罗蒙在蜀汉担任广汉太守。罗宪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十三岁时写得很好,所以他很有名。他还拜乔周为师,他的才华被门下的孩子类比为子贡。
[img]111757[/img]
罗宪的名气和才华入仕后被封为王子舍人,以利用罗宪的高尚品德和才华影响王子刘禅。刘禅称帝后,黄皓开始专权。因为罗宪直率,不依附黄皓,经常反对他,这让黄皓非常生气,于是他鼓励刘禅把他贬到巴东当太守,当阎宇的副将军。即便如此,罗宪还是保持着自己的本色,不奉承黄皓。
蜀国灭亡,罗宪坚持永安不投降吴国
在黄浩的灾难下,再加上刘禅本身没有政治天赋,蜀国的国力越来越弱,而魏国则越来越强。最后,魏国发动了灭蜀战争。虽然魏国实力雄厚,但蜀国并没有腐朽到不堪一击的程度,只是军队压力很大,邓艾偷袭绵竹成功,导致蜀国非常慌乱。在乔周的劝说下,刘禅投降了魏国。此时,蜀国的许多地方仍在蜀国将军手中。罗宪守卫的永安就是这样。
[img]111758[/img]
魏攻打蜀国时,罗宪被调到永安前线面对吴国。刘禅刚投降,永安城也很恐慌,官员逃跑了。罗宪杀了几个作乱者,稳定了永安的局面。这时,吴听说蜀国灭亡,就派将军到永安附近,说是救援。事实上,他想攻击和占领永安城。罗宪非常生气。他告诉永安城将军,蜀国和吴国之间的关系很冷淡。吴国只是想趁火抢劫,而不是救援。他宁愿投降魏国,也不愿被吴国占便宜。于是他带领军队投降蜀国,坚守永安城,多次撤退吴国的进攻,保住了永安城的安全。
为什么罗宪不愿意投降吴国?
魏国摧毁了蜀国,这对罗宪来说是一种民族仇恨。为什么罗宪宁愿投降魏国也不愿回到吴国?事实上,罗宪有自己的政治考虑。从三国的发展过程来看,吴国远比魏国可恨。他不仅偷袭荆州,伤害了关羽,而且在蜀国灭亡时趁火抢劫。作为当时的盟友,罗宪非常不可靠。从精神上讲,罗宪讨厌吴国。
魏国比吴国强大。由于刘禅投降了魏国,罗宪在思想上没有那么大的负担。此外,在投降魏国后,他的待遇比回到吴国要好得多。事实也是如此。司马炎篡夺魏国后,他被封为西鄂县侯,最终被封为冠军将军。
罗宪的行为在思想和利益上都是可以理解的。
作为蜀汉最后的名将,罗宪是蜀汉最后的名将 为什么罗宪投降曹魏不投降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