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娥皇(936-965年),南唐司徒周宗的长女,19岁时入宫为妃,受到后主李煜的青睐。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封周娥皇为国后。乾德二年(964年),周娥皇因病死于瑶光殿,29岁时,他死于赵辉,葬于一陵。
周娥皇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尤工琵琶,曾创作音乐《邀醉舞破》、《恨来迟破》 ,并搜索了五代时失传的《霓虹羽衣曲》,改订为新歌。周娥皇和后主感情很深,李煜曾为他创作过《书琵琶背》、《玉楼春·晚妆初明肌雪》等诗词及其死亡,以及《昭惠周后》、《挽辞》以纪念为代表,为后人留下了鲜明的文学形象。
人物生平
入宫受宠
周娥皇,父亲周宗,南唐元宗李静,以司徒致仕,居金陵。周娥皇帝熟悉历史书籍,精通音律,下棋。尤工琵琶曾为元宗弹奏琵琶以庆祝他的生日。元宗深受赞赏,并奖励他烧烤琵琶。
[img]110911[/img]
周娥皇十九岁时,元宗以父亲为国家元老,嫁给了当时为吴王的李煜。建隆二年(961年)六月,元宗去世,李煜继位,封为国后(皇后),并开了一间专房,恩爱有加。周娥皇“雪莹修容,纤眉范月”,她创作的“高髻纤衣”、“首翘鬓朵”等妆容,让后宫争相效仿。
妙解音律
周后,他精通音律,在雪夜和后主一起喝酒。娥皇举杯邀请后主跳舞。李煜说:“如果你想让我跳舞,除非你能为我写一首新歌。”娥皇随便唱,挥笔写成《邀醉舞破》,还创作了乐谱《恨来迟破》,在南唐颇受欢迎。
《霓虹羽衣曲》是唐代大曲中法曲的精品,五代时因兵乱失传。李煜曾搜寻残谱,命令宫廷乐师修缮,但不尽如人意。周末考订旧谱谬误,增删调整,整理成新曲,并用琵琶演奏,“清越可听”。内史舍人徐炫通晓乐律,将新谱呈现给南唐乐师曹生,问:“法曲节奏柔和,这曲旋律急促,怎么了?曹生说:“旧谱确实比较慢,宫中有人修改过,新曲节奏快,恐怕不是吉兆。”
后主喜欢音律,痴迷于成性,从而废除了政治事务。因此,监督皇家历史的张宪劝诫李煜给了他30个丝绸(匹),表扬他敢于直言不讳,但他并没有停止对音律的热爱。
[img]110912[/img]
香消玉殒
乾德二年(964年),大周后生病,把四岁的次子李仲宣放在别的院子里抚养。十月,仲宣在佛像前玩耍,大琉璃灯被猫撞倒,小儿子吓得要死。周后,他感到悲伤,病情恶化。李煜日夜陪伴着他。他的衣服不解带,所以他必须自己尝试药物。
虽然周后病了,但精神爽朗,她经常对后主说:“贱妾有幸嫁入宫门,至今已有十多年,女人的荣耀,莫过于此。唯一的缺点是幼子早逝,我即将离开。恐怕我不能再报答你的恩情了。“十一月,周后病危,预计时间不多,于是拿出元宗赐的烧槽琵琶和平日佩戴的约臂玉环,告别后主。三天后,周后支撑沐浴更衣,将含玉(玉蝉)放入口中,于瑶光殿与世长辞,29岁。乾德三年(965年)正月,葬于懿陵,头衔昭惠。
周后英年早逝,让后主悲痛欲绝。李煜遵从周后的遗愿,陪葬了他最喜欢的烧槽琵琶,并写了《昭惠周后》、“挽词”等文章以悼念,甚至形销骨立,扶杖才能站立。
大周后: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与后主李煜有着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