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崇祯和多尔根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您参考。崇祯王子被清军抓获后,多尔根试图找人证明他不是真王子。为什么?
朱慈朗是崇祯皇帝的长子,出生于崇祯两年(1629年),他的生母是周皇后。按照“有合法立法”的祖制,他一岁时就被立为王子。
崇祯刚当皇帝的时候,明朝内忧外患,崇祯忙得一塌糊涂,没时间教朱慈朗。
[img]108779[/img]
(朱慈郎,影视配图)
朱慈郎在钟粹宫长到八岁。朝中大臣上疏:“请王子出阁读书。”崇祯开始考虑他的教育。
崇祯对朱慈朗寄予厚望。为了让朱慈朗将来成为明君,崇祯不遗余力地把当时的名臣安排在朱慈朗身边教他。其中有礼部尚书姜逢元、詹事姚明恭、礼部侍郎方逢年等。
在著名老师的指导下,再加上朱慈朗的聪明,朱慈朗的学业进步很快。每次崇祯考问,他总能回答。他又生来“白皙美丽,善于应对,足骨双骨”,所以崇祯很爱他。
朱慈郎14岁,到了选婚年龄。然而,当崇祯准备让他搬到慈庆宫为他选择公主时,农民起义攻占河南,情况紧急。因此,公主选择的安排不得不暂停。
尽管崇祯事务复杂,但他还是亲自当了朱慈朗的导师。无论是早朝的议事还是读奏章,他都让朱慈朗同观,不遗余力地教朱慈朗如何处理政务。
然而,李自成并没有给朱慈朗登基的机会。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军队进入北京,大臣们四散而逃。太监们看到大势已去,大开城门迎接李自成。宫殿乱成一团。
这时,崇祯把苦心栽培的朱慈郎招到了他面前。他非常悲伤,几乎说不出话来。然而,在这个时候,这是抒情的时候!太监王承恩找到了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照,准备让崇祯见到最后一面,并安排他们逃跑。
[img]108780[/img]
(崇祯皇帝,影视配图)
据《石匮书后集·烈帝本纪》记载,“内臣献王子,留在西宫。”可见,朱慈朗在逃离城市之前,被“内臣”抓住,献给了李自成。
据史书记载,李自成得到朱慈朗后,想拿他玩“威胁天子,命令诸侯”的把戏。因此,他并没有让他难堪,而是用美味的饮料对待他。然而,朱慈朗并不欣赏。
随着吴三桂的反击,李自成战败。在混乱中,朱慈朗找到了逃跑的机会。朱慈朗东奔西逃,吓坏了。最后,他搬到祖父周奎府,希望得到周奎的保护。
此时,清军已进入北京。周奎担心清军会进城。作为亡明皇帝的岳父,他一定会遇到麻烦。李自成进城后,为了强迫他交出财产,他杀死了妻子和孩子,并对自己施加了残酷的刑讯。最后,他没有钱。现在清军进城,灾难很快就会降临到他身上。因此,周奎越想越害怕。
这时,朱慈朗竟然送到门口,爷爷忍不住喜出望外。朱慈朗立即被捆绑,交给清朝摄政王多尔根,以换取自己的安全。朱慈朗落入清军手中。
朱慈朗被捕的消息像野火一样蔓延开来。在北京,“人们听说皇帝的王子还在那里,有很多人给动物送礼。”不仅如此,当时人们听说清军入关是为了报仇崇祯,所以很多人都计划支持朱慈朗继位。
摄政王多尔根看到朱慈朗波动很大,立刻坐不住了。然而,朱慈朗是个烫手山芋。他不杀也不杀。杀人会引起民愤;如果你不杀人,你会引起人们的支持。@ 朱慈郎的存在是一个很大的麻烦。
于是,多尔根想出了一个打假的计划。
[img]108781[/img]
(多尔根,影视配图)
多尔根做得很高调。他首先要求周奎和其他近亲公开辨认朱慈朗,并要求他们确认他的真实性。当然,他会让人们提前敲打周奎和其他人,让他们理解自己的意思,所以在公众面前,周奎和其他近亲坚持朱慈朗是王子,但这个人不是“朱慈朗”。
近亲鉴定后,多尔根让曾教授朱慈朗的大臣们再次鉴定。这些大臣们也心领神会,坚持认为这不是朱慈朗的王子。
现在,人们也很困惑,毕竟,他们没有人见过朱慈郎的真面目!
多尔根看到这一点,喊道:“我们都被愚弄了,这个人假装是王子!”因此,朱慈朗被移交刑事部门进行严格审理。经过严厉的折磨,朱慈朗认罪并承认自己是假王子。
证据确凿,多尔根以“冒充前朝太子”罪将朱慈朗斩决。
据史料记载,行刑时,围观者众多,许多人向他吐口水,骂他敢冒充王子...
(参考资料:明史)
崇祯王子被捕后 为什么多尔根试图证明他不是真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