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与应绍有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少学,博览多闻”,成年后由郡推荐为孝廉,汉灵帝西平二年(173年)为郎,辟车骑将军何苗,又为萧令。中平二年(185年),建议采取互市治理边境事务的方法。中平六年(189年),做了五个月营陵令的应少被提拔为泰山太守。初平二年(191年),汉献帝黄巾军进入泰山,应绍带兵应战,大败黄巾军。兴平第一年(194年),曹操的父亲曹嵩和他的弟弟曹德从琅琊郡到泰山郡。曹操命令曹操派遣军队接管他们到兖州,但曹操军队尚未到达。徐州刺史陶谦秘密派出数千名骑兵抢劫曹氏的父子。应绍害怕曹操的责罚,无奈之下弃官投奔冀州牧袁绍。建安初年,删除定律令作《汉仪》,后来拜为袁绍军谋校尉,再也没有离开冀州,最后在叶(今河北临漳)病逝。

[img]105698[/img]

轶事典故

英绍是一名法学家和学者,他正在查看汉安帝(107年)~125年)案卷中,发现河间人尹次、颍川人史玉因杀人应处死。尹次兄尹初和史玉的母亲向政府请求代死。尚书陈忠对此案有疑问,因此从轻发落。后来,英绍依法驳斥了30篇文章,并制定了法令作为汉朝的仪式。

汉献帝两年(190年),应绍为袁绍军谋校尉。当献帝迁都许昌时,战争和旧章消失了,书记很少存在,所以他叹了口气,所以他的所见所闻都变成了《汉官仪礼》、《律略》、《春秋断狱》等。所有的朝廷制度和官方仪式也为应绍所立。

一开始,当他的父亲应该被视为司隶时,他曾命令官府县国选前人象赞,英绍甚至将他的名单列为状人纪。说到当时的行为,他是为了《中汉编辑》,写了《风俗通义》,以辨别物类名称,解释时俗嫌疑。虽然他的文章不典型,但后人服用了他的知识。所有136篇文章和《集解汉书音义》都在后世传播,后来死于安阳府第。

[img]105699[/img]

个人作品

英绍一生工作丰富,驳斥了30篇文章,并制定了法令作为汉代仪式。礼仪制度的主要作品有《汉书官礼仪故事》、《律略》、《春秋断狱》、《状人纪》、《中汉编辑》等。

@ 英绍还集解了《汉书》。《风俗通义》,既有礼仪,又有历史地理。

英绍博学多识,平生作品11卷,136卷,现有《汉官仪》、《风俗通义》等。《风俗通义》中有很多泰山史料,比如《封泰山禅梁父》,描述了泰山禅的轶事,《五岳》详细描述了岱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后汉书·祭祀志》是中国最早的游记文学作品之一。


与应绍有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他留下了哪些作品?与应绍有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

  • 邓绥是个怎样的人 邓绥掌权后为东汉做了哪些事
  • 邓绥是东汉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后之一,她为人善良、朴素而且不和人争,深受和帝宠爱,也受到了当时的人民的敬重。邓绥掌权之后...

  • 光武帝刘秀是刘邦的几世孙?他为何能够复国成功
  • 刘秀汉世祖,为东汉立国皇帝,是汉族历史上出色的政治、军事专家。那么同为刘姓的刘秀与刘邦有什么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刘秀...

  • 东汉开国功臣贾复:勇敢战斗 刘秀一直受到礼遇
  • 南阳人贾复年轻时学习很好,特别擅长《尚书》。他的观点很独特,所以他的老师经常惊叹于他的能力。他私下对其他学生说:“贾复...

  • 何皇后:从屠夫的女儿到皇后:从屠夫的女儿 最后,他死在董卓手里
  • 何皇后,将军何金和骑马将军何苗的妹妹,是东汉第十二任皇帝汉灵帝刘红的第二任皇后,汉少帝刘辩的生母。 何氏身高七尺一,家...

  • 耿弇简介 东汉宗室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耿弇生平
  • 耿弇(3—58),字伯昭,挟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云台二十八将”位居第四。他勇猛善战,用兵灵活,指挥果断,富于创造,是...

  • 解密:东汉县令董宣为何敢叫板皇帝的妹妹公主?
  • 东汉初年,洛阳令董宣是著名的“铁腕县令”。他不畏权贵,敢于打击犯法的豪强地主。史书上说“搏击豪强,莫不震憟”。有一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