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随着自媒体的普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各种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布自己的作品。我们每个人都在经营自己的自媒体。然而,你可能不会想到,在没有互联网的东汉末年,“大V”开始成为自媒体,它有很大的影响力。让我们来看看当年的“大V”和他们的自媒体。
[img]103464[/img]
“大V”徐绍
东汉末年最著名的“大V”叫徐绍,字子将,他有“大V”的一般特点就是自身道德水平很高。徐绍年轻时品德高尚,在人们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徐绍曾经去过颍川,和他一起去过一些有道德有学问的老人,只有他不去看望陈傲。陈番的妻子去世后回家安葬,村民们都去参加葬礼,只有徐绍没有去。有人问他为什么,徐绍说:“太丘(陈傲)道术太广,太广,难以体贴;仲举(陈蕃)气质严重,严重时无法通达。我不去。可见徐绍的品德确实很高尚。
徐绍一开始在汝南县工作,在曹石工作。他主要负责调查和记录官员的表现,类似于在今天的市委组织部工作。正是这种工作的性质给了他机会和评价当代人物的能力。由于徐绍品德高尚,就连当时的太守徐源也非常尊敬他,同郡官员听说曹史任职尽职尽责,言行谨慎。有一次,贵族袁绍离开濮阳令的职位,回到汝南县的家乡。袁绍的排场很大,车马人员队伍也很大。然而,当他准备进入汝南时,袁绍下令把客人送走,并说:“徐子能看到像我这样画的车马队和服装束吗?所以我只是乘车回家了。
[img]103465[/img]
徐绍也喜欢评论人物,尤其是当代人物。这种偏好也是徐绍成为自媒体的主要方向。为了更好地关注这一方向,他创立了“月旦评论”。
“月旦评”
徐绍和他的兄弟徐静喜欢评论当代人物。他们经常在每个月的第一天对当时的人物发表评论,这在当时被称为“月旦评论”。不管是谁,一旦这个话题,它的价值是世俗的100倍,并认为它是美丽的。因此,它是著名的和繁荣的。
[img]103466[/img]
许绍兄弟“月更”一期的栏目当然不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他的真正目的是为东汉朝廷寻找政治明星。众所周知,隋唐时期才出现科举制度,东汉时期以“举孝廉”的形式推荐为官之人。这种所谓的“孝道”,在腐败的东汉末期,已经成为关系家庭进入官场的社会阶梯,这些关系家庭往往充满了一些不道德和才能的人,在成为官员后,往往是懒惰的政府,甚至是鱼人,碳生物。作为民间舆论的“大V”,徐绍在评价时有原则。他不从事权力和金钱交易。他利用自己的名声,尽最大努力向朝廷推荐贤惠的人,尤其是那些贤惠但家境贫寒的人。谁成功推荐了“月旦评”?卖头巾的范子昭,牧牛赶车的于承贤,农村种田的李淑才,跑腿的郭子瑜。经过徐绍的评价,这些草根可以用才德治理乡县,成为当地著名的人。“大V”徐绍充满了正能量。
曹操“求评”
曹操的祖父曹腾(曹操的父亲曹嵩的义父)是中常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太监”。因此,曹操的出身并不是很好。当时人们嘲笑他是“阉割丑陋”。为了摆脱这种被鄙视的尴尬局面,想成就事业的曹操找到了“月旦评”的制片人徐绍,千方百计恳求徐绍给自己做一个好的评价。品德高尚的徐绍一开始并不为所动,为了达到目的,曹操甚至不惜使用胁迫等无赖手段。无奈之下,“大V”徐绍说出了那句名言:“君清平奸贼,乱世英雄”。后来,曹操恰逢汉末乱世的历史舞台,成就了一番英雄事业。他是“月旦评论”的最大受益者。曹操也用事实证明,“大V”确实是“大V”。徐绍看人真的很独特。
徐绍:东汉末年最著名的[大V],他看人有其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