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显德七年(960年)后,周将军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率军进入都城汴梁。韩通听说赵匡胤叛逆,赶紧从皇宫赶回家,准备誓死对抗乱军,保卫柴的江山。然而,韩通出宫后不久就遇到了乱军军官王彦生,并被他杀害。那么为什么韩通不能阻止赵匡胤篡位呢?
一、跟着郭威
韩通早年参军,勇敢善战,在军中晋升为骑兵队长。天府12年(947年),河东节让刘志远利用辽灭后晋,自立为帝,建立后汉。韩通随刘志远夺取中原,讨平杜重威等反抗势力,一步步升职,成为检校左仆。韩通虽然性格坚强,但缺乏策略,直言不讳,容易生气得罪人,被称为“韩瞪眼”。
乾佑元年(948年),河中节使李守贞起兵反叛,后汉隐帝刘承佑使命枢密使郭威平叛。郭威知道奉国指挥使韩通忠诚勇敢,就让他和自己一起去平叛。韩通在战斗中带头,即使受了重伤,他也从未退役,为征服河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郭威更欣赏韩通,提拔他为都虞候。
二、效力后周
[img]103308[/img]
乾佑三年(950年),郭威担任天雄军节度使,把韩通当心腹,让他担任天雄军马步军都校。然后韩通和郭威一起杀了后汉,杀了刘承佑。广顺元年(951年),郭威成立后一周,封韩通为虎捷右厢都校,永和睦二州防御使。随后泰宁军节使慕容彦超反叛,郭威前去平叛,留在北京右厢检查韩通,守卫北京。
不久,黄河决堤,淹没了河阴城。因此,郭伟命令韩通带兵疏通河流,修复河阴城。后来,郭伟平定了泰宁军,将韩通提升为保义军的节度使者。显德元年(954年),北汉南侵后周,周世宗命令韩通和河东节度使王彦超抵抗,然后亲自征服。周军在高平击败汉军,围攻太原,但很快就很难征服。
三、对抗辽军
显德二年(954年),周世宗担心延续数百里的胡芦河水浅坝低,无法阻止辽军骑兵南下,于是派韩通疏通。辽军趁机南下,韩通击退辽军,在李晏口诸城设立静安军。然后韩通在束鹿和鼓城筑城,修复祁州城,使北方边防稳定。当时周辽多次打仗,边地尸体遍野,韩通全部埋葬。
韩通稳定束鹿、鼓城一线后,又向北推进,在博野、安平两地筑城。为了防止辽军偷袭,韩通在深州和定州来回巡逻,晚上住在古庙,白天监督城市建设,遇到辽军袭击,可以说是尽职尽责。然后韩通又在百八桥镇、武强两地筑城,只用了十天就修好了,这才回朝复命。恰逢后周征后蜀,韩通于是率军切断蜀军粮道,攻克凤州,因此升任侍卫马步军都虞候。
显德三年(956年),周世宗大力征服南唐,于是留在首都检查韩通,守卫首都。周世宗出征前,认为汴京城市狭窄,于是命令韩通全权负责扩建。韩通命令左龙武统军薛可信、右卫将军史泉、右卫将军盖万、右羽林将军康彦环各自监督。结果皇帝限期三年的项目只用了半年就提前完成了。
四、忠于被害
[img]103309[/img]
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试图谋伐辽,于是派德军节让韩通去河北巡逻,命令他疏通汴水河。然后韩通带领军队进入辽边,刺探辽军的虚实。不久,周世宗任命韩通部署陆路,殿前于候石守信部署陆路副总部,让他们拆毁36件浮阳沿海防御工事,让军队北上伐辽。周世宗攻克益津关,命令韩通筑城防御辽军。
不久,周世宗病重,周军不得不撤退。因此,韩通回到北京担任卫兵马步军副总裁。随后,周世宗病逝,子周恭帝即位。赵匡胤和其他人由宰相的范围和归德军的节度协助。韩通的儿子韩守军足智多谋。看到赵匡胤的高权重,他建议他的父亲依附赵匡胤,但他被拒绝了。
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攻打汴京。韩通听说赵匡胤谋反,攻入首都,赶紧从皇宫赶回家,准备组织抵抗。结果韩通在路上遇到赵匡胤部追王彦生,还没来得及反抗就被杀了。王彦生还趁机杀了韩府,杀了韩通一家。
总的来说,韩通是后周的名将,在对抗辽军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韩通很正直。虽然他看到赵匡胤掌权,但他没有依附,仍然忠于后周。陈桥兵变时,赵匡胤突然进入首都。韩通在准备之前就被杀了,未能阻止赵匡胤篡夺王位。
韩通是谁?为什么他最终没能保住柴氏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