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妃的首饰包括皇帝的赏赐,以及自己的嫁妆。
[img]102728[/img]
这些珠宝在后妃生前有自由处理的权利。它们可以作为礼物送给其他妃子;它们可以奖励亲戚、下属和孩子。
在《甄嬛传》中,甄嬛回宫当贵妃后,将珍贵的玉镯送给安陵容。
后妃死后,他们的珠宝有以下去向。
第一,陪葬。
皇帝有最终决定权埋葬多少珠宝。皇帝下令埋葬任何级别的物品,包括珠宝。然而,除了慈禧太后,她独自执政48年,皇帝被她控制。她的葬礼物品也很不寻常。慈禧喜欢珍珠、玛瑙、宝石、玉石、金银器皿等珍宝,死后棺材里的珍宝价值高达1亿两银。
第二,奖励后妃的亲戚和孩子。
后妃结婚时,也有嫁妆。这些嫁妆也是注册的,皇帝奖励的珠宝也是注册的。
在清朝,长辈死后,他的日常用品应该作为纪念奖励给年轻一代。
皇帝根据妃子的亲密关系,将妃子的遗物奖励给妃子的亲戚和孩子。
举例来说,乾隆皇帝容妃死后,其遗产分配有详细记载。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4月20日,大学士和珅传旨:「荣妃留下的衣服、珠宝等物品,有分送内廷的等位,并赏公主、大格格及丹澄、本宫首领太监、女子等。」容妃族人。
得到长辈遗物的年轻一代应该好好保存这些遗物。他们死后,应该把祖先给的纪念品带进棺材,成为自己的陪葬品。
@ 皇帝自己留作纪念品。
一些多情的皇帝会把爱妃的珠宝留作纪念品。
第四,皇帝把珠宝转给了其他妃嫔。
皇帝经常奖励妃嫔的首饰,其中一部分是前朝妃嫔的遗物或本朝死妃嫔的遗物。
[img]102729[/img]
《甄嬛传》中,苏太妃离宫时,先皇赏赐的长相思琴留在宫中,雍正皇帝将这张琴赏赐给甄嬛。
乾隆皇帝容妃死后,他的快乐妃、英妃、敦妃、婉妃、林贵人、陆贵人、明贵人、常在、白常在都得到了容妃的遗物。
第五,再加工破旧首饰。
妃子的首饰,用久了,就会变老,损坏,这些首饰就会重新加工。
乾隆29年11月26日(1764年),融化忻贵妃遗物金累丝葵花面簪、金茶花簪等首饰,重新加工,拆除旧宝石珍珠。
第六,交回内务府。
清朝内务府,掌管宫廷事务。嘉庆24年1819年10月29日,春妃死后交回金镶珊瑚项圈、金累丝凤等首饰。妃子死后,宫中的物品除陪葬、赏赐人外,还登记登记并交给内务府。内务府负责维护或再加工。
结论:皇宫里的女人生前死后都不能当主。
女人的理想是进入皇宫,成为皇帝的女人。我以为当妃子就像皇帝一样,拥有整个国家。这个家庭也在上升。但成为皇帝的女人后,她失去了自己。无论是身心还是珠宝,都不是他们自己的,一切都由皇帝决定。
妃子可以在生前把自己的东西给家人,但这些东西都是荣誉,价值有限。在《红楼梦》中,贾蓉说:“娘娘不能把皇帝的库给我们吗?即使她心里有这颗心,他也不能做决定。怎么会有不赏之理呢?按时到节只是一些彩缎古董的顽固。赏银,但一百两金值一千两银。一年到底是什么?”
[img]102730[/img]
当了妃子,看似荣耀,其实有苦难言。正如贾珍所说:“黄柏木是用来做锤子的──外头体内内苦。"
妃子死了,更不能当主了。
乾隆第二任皇后那拉死后,乾隆下令埋葬贵妃。事实上,那拉皇后的葬礼水平低于贵妃。那拉皇后的葬礼没有大臣、公主和命妇,只有皇后的儿子十二兄弟和儿媳博尔济吉特为他孝顺。
皇后既没有埋于裕陵,也没有单独筑陵,而是埋在妃园里。更有甚者,按照惯例,任何埋在妃园里的人,不管地位有多低,都是自己的优惠券,而那拉皇后却被塞进了纯惠贵妃的地宫,位于一边。
曾经高贵的皇后,死后不但没有悲荣,反而被塞进了其他妃子的陵墓,真的很心寒,很难过。
清代后宫嫔妃死后如何处理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