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陈济从小就学识渊博,读书过目。口诵手钞,百家经史贯通,时被称为“两脚书柜”。洪武十八年(1385)拜同乡大儒谢为师,父亲曾命他去钱塘(今杭州)、会稽(今绍兴)经商办货,他竟然把大宗货款的一半作为买书用。
[img]102339[/img]
在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诏修改了《文献大成》(后来改名为《永乐大典》),朝廷以布衣召他担任编辑总裁,但他推荐姚广孝和胡燕担任总裁和自己的副手。藩秘书数百万卷,浩无端倪。陈济、姚广孝等人确定了写作风格,组织了2000多名文人学士参与写作。在写作过程中,作者遇到疑难问题就向陈济请教,他应口为之。书成六年(1408),总编成22877卷,凡例,目录60卷。陈济被授予左春坊右赞扬,这是太子僚属,掌侍从易赞,相当于对医生的建议。陈济居辅导工作15年,五位皇子孙俱从四书五经中学习。陈济任职谨慎无过,帝甚礼重之,所有的稽古收藏都交给他处理。在职15年,于永乐22年(1424年)中风卒于寓舍,享年61岁。
陈济学识渊博,但平时很谦虚,一辈子都坐手不放。他常说:“知识和布、丝、粮食一样珍贵,对社会有益。”。居高官虽然多年,但生活很简单。住在简陋的芦苇墙草屋,说可以避风避雨。
[img]102340[/img]
《书传补》这本书是平生的、《元史举要》、《通鉴纲目集正错》《思斋集》等,可惜稿藏在家里今天多不传。
人物轶事
记忆力特别好的陈济。有一次,他的长子陈道问他:“外人说你的老人擅长背诵。现在我从书房里随便拿了一本书。你能背诵吗?陈济说:“行”。于是陈道随便摸了摸,拿到了一本朱所作极其深奥的书。陈济见了,平静地说:“这本书比较难记,你先提一下第一句。陈道翻开书读了第一句,陈济大声朗诵了整篇文章,直到篇末,一个字都不错。后来,每个人都钦佩他的反复尝试。就连明成祖也称赞他的博闻强记,称他为“两脚书柜”。
陈济:为什么明朝的历史学家被称为[两脚书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