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在后人中很有名。人们普遍认为,他是李世民儿子中最有能力的人,也是李世民王位继承人的最佳人选。他后来没有继承王位。相反,他被长孙无忌陷害,被冤枉杀害。因此,后人对他有着无限的同情。与此同时,李志被任命为继承人后,李唐因懦弱落入武则天手中。这也增强了后人对李可的怀念。
然而,我认为李恪实际上是一个被后人夸大的人物,他并没有那么强大。如果李唐江山传到李恪手里,最好不要传到李治手里。
我为什么这么说?
让我们先来看看李恪为什么得到后人如此大的认可。
首先,李恪被李世民强调。当时李承乾和李泰争夺储位,李世民对两个儿子都不满意,所以想传给李恪,说李恪“英果我”。
第二,李恪故意被长孙无忌攻击。李治成为皇帝后,长孙无疑对李恪非常谨防。后来,他利用房遗爱造反案,诽谤李恪参与造反,杀害李恪。如果长孙无忌不提防李恪,不认为李恪对他和李治构成威胁,他就不用杀李恪了。
[img]101468[/img]
第三,李显上台后立即对李恪进行了平反。显然,他同情李恪的经历,觉得李恪受到了委屈。
第四,南唐认李恪为祖先。本来李恪是被赐死的,南唐的大臣们都觉得认一个被赐死的人为祖先是不吉利的。然而,南唐皇帝认为李恪作为吴王给南唐带来了巨大的祝福,所以他非常认可他。
因此,李恪在历史上越来越出名。最后,后人普遍认为李恪确实是李世民皇位继承人中最合适的候选人。
那为什么我觉得李恪其实被夸大了呢?
让我们先分析一下以上四个原因。
首先,李世民认出了李克。李世民说李克是“英果我”,但从李克的生活经历来看,李克似乎没有英雄的勇气。李世民必须建立李克。显然,他担心长孙无极会成为他死后的“伊霍”人物,控制政府。他想帮助李克,而不是用李志。但后来,出于各种考虑,他最终选择了李志。
第二,长孙无忌攻击李恪。当然,他害怕李恪。他认为李恪可能威胁到李治的统治。然而,这不是主要原因。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李治上台后不断提拔和重用李恪,这让长孙无忌非常担心。我担心李恪的官位会在他升职后报复他。@ 长孙无忌要先下手为强。
第三,李显平反李恪。事实上,李显这样做,只是觉得李恪很委屈。而且,李恪不是当时唯一一个平反的人。
第四,南唐认李恪为祖先。这样,我就不认为李恪是一个聪明的神主了。只是李恪在吴地当过王。南唐想表明他们是李唐的后裔,只能找到这样的人。同时,李恪的后代也是宰相,表现不错。因此,事实上,李恪触动了他后代的光芒。
从这四点分析可以看出,李恪在后世出名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绝对不是李恪有多聪明。
[img]101469[/img]
事实上,李恪并不聪明,他的表现也不是很好。《新唐书》记载,李恪经常和儿子玩“博乳”的游戏,但他的母亲和儿子经常被弹劾,所以他被放弃了,300户人家被砍掉了。
然而,《旧唐书》并不是这样写的。《旧唐书》记载了他“好猎,坏居民”。也就是说,他喜欢骑马到处打猎。而且打猎的时候,不管老百姓的庄稼如何,有时候甚至会踩到老百姓的房子。
现在,“博唐同游戏”是什么解释?但是既然玩了这个游戏被罢免,被斩爵,自然不是一个好游戏。即使《旧书》记载他不是玩这种游戏,而是打猎,还是不好。一个无视普通人庄稼和房子的人,显然是个花花公子。这样的人当君王,不在乎普通人的痛苦,怎么可能是好君王?
说,李恪其实只是个神话。唐太宗选他为继承人,他当皇帝后,不一定是好事。
历史上李恪的才华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