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是建宁郡的邮局。刘备攻占益州后,拜为功曹书佐、主书、搬别驾。蜀汉成立后,任安降都督、交州刺史,跟随丞相诸葛亮讨平南中四郡的叛乱,立下赫赫战功,拜安汉将军,封汉兴亭侯,领建宁郡太守。作为蜀汉第二任降都督,战后积极调配南中物资,有效支持蜀汉政府财政。建兴九年(231年)去世。
[img]100983[/img]
人物生平
慧识明主
李康来自建宁县余元县。他是建宁县的督察。李康的叔叔川西是建宁县建玲县的县长。他违反了法律法规,李康也参与其中,并被免职。当时,益州县(建宁县以前被称为益州县,蜀汉建兴三年后改为建宁县)太守董和考虑到川西是当地的强大姓氏,不同意免除李康的官职。
建安18年(213年),董和推荐李康到州政府工作。当李康在路上时,他听到刘备从嘉蒙南向刘张进攻的消息。李康认为刘张一定会失败,刘备一定会成功,所以他假装是益州县的使者,北上去见刘备。李康在绵竹见到了刘备。刘备非常欣赏李康,所以他让李康留在军队里一起攻击罗城。
建安19年(214年)夏天,刘备军突破罗城,马超密信请降。刘备派李恢去汉中联系马超,于是马超回到刘备身边,带兵南下攻打成都。这个城市很可怕。不久,刘章出降了。刘备获益州,自领益州牧,任命李恢为益州功曹书佐、主簿。后来有逃犯诬陷李恢图谋反,执法官员逮捕了李恢,但刘备认定李恢不会谋反,洗清了李恢的冤情,并将李恢提升为益州。
[img]100984[/img]
平乱建功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改元章武。同年(说章武二年),蜀汉都督邓方去世,刘备问李恢:“谁能接替邓方?李恢回答说:“人的才能各有长短,孔子说‘用人时要衡量他的才能’。而且,如果圣明的君主在上面,大臣们就会尽力而为。赵充国攻打先零羌人时说,‘没有人能比得上老大臣和我’。大臣们不自量力地主动申请,希望陛下明察。“表现出自我推荐的态度。刘备笑着说:“我的初衷已经是你了。于是以李恢为首都,授予节符,领交州刺史,驻县平夷县,出镇南中。
张武三年(223年),蜀汉皇帝刘备去世。当时南中豪强高定在岳军肆意行动,豪族雍凯在益州县霸气十足,朱褒也在柯县造反作乱。
建兴三年(225年)3月,蜀汉宰相诸葛亮出兵南中,率领一军从左路从成都出发,从安上县从水路袭击越南郡;不要派李恢中路进军,从平夷出发,按照大道攻击益州郡;门下的督马忠从右路攻击柯郡。
[img]100985[/img]
建宁县各县叛军相互集成大队人马,李恢军被滇池县包围。当时叛军人数是汉军的几倍,没有得到诸葛亮的消息,形势非常严峻。李恢于是施计骗南夷道:“官军粮草已尽,已准备撤军回去。我们中的一些人已经离开家乡很长时间了,现在他们有机会回来了。如果他们不能回到北方,他们计划和你一起计划重大事件,并在这里坦诚地告诉你。南夷叛军相信李恢的话,所以他们懈怠了包围的防守。李恢抓住机会主动出击,大败南夷叛军,追逐败敌残部,南至盘江,东至河,与诸葛亮军势相连。与此同时,汉军另外两次进军也取得了胜利。同年秋,南中叛乱全部平定,李恢立功最多,被封为汉兴亭侯,并加拜安汉将军。
稳定南中
平南军队成功返回教师后,南夷再次反叛,杀害了朝廷守将。李康亲自带领士兵前往平叛,铲除邪恶的夷人,并将领导迁往成都,从夷人的老人和濮部落征收耕牛、马、金银和犀牛皮作为税收,以丰富朝廷的军事物资,使蜀汉当时不会缺乏财产支出。
建兴七年(229年)4月,孙权称帝,建立了吴国。蜀汉朝廷派使者与孙吴的血为联盟,达成了世界两部分的联盟协议。当时,交州属于孙吴。因此,蜀汉朝廷解除了李恢在交州刺史上的地位,改为建宁郡的太守,并要求李恢从平夷县返回该县,然后搬到汉中。
李恢在建兴九年(231年)去世。
李恢: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建功平乱,南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