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李延寿:唐代著名历史学家独立撰写《南史》和《北史》

贞观年间,曾任太子典膳丞、崇贤馆学士,后任御史台主簿,官至符玺郎,兼修国史。李延寿曾参加过官修的《隋书》、《五代史志》(即《隋书》中志,其中最著名的是《经籍志》)、 《晋书》和当代国史的修编,也独立写成《南史》、《北史》和《太宗政典》(已失)。《新唐书》对这两本书评价很高,说“它的书挺有条理的,删掉了酿辞,过了很多书。”

人物生平

李延寿(生卒年未知),字遐龄,唐朝相州人,历史学家。由此可见,他的政治和学术活动基本上是在唐太宗初年至唐高宗初年的30年里进行的。他曾任东宫典膳丞、崇贤馆学士、御史台主簿、直国史符玺郎、修国史等官职。他在政治上什么都没做,修史是他一生的主要事业。他参与了唐代官方史书《隋书》、《五代史志》、《晋书》和唐代当代国史的修写。他还独自写了30卷《太宗政典》,继承了父亲李大师的遗产。经过16年的努力,他独立修建了《南史》和《北史》。《新唐书》对这两本书评价很高,说“这本书很有条理,删除了酿辞,而且这本书还很远。”

[img]100785[/img]

他的父亲李大师是一位对编纂南北朝史感兴趣的学者,但他只用了大约两年的时间就讲述了这件事。他于唐太宗贞观去世两年(628年)。李延寿是李大师的第四个儿子,深受父亲和家学的影响。贞观年间,曾担任太子典膳丞、崇贤馆学士,后任御台史主簿,兼直国史,累官至符玺郎,兼修国史。他从未当过高官,一生致力于编写官修和私修史书。

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命大臣组织修建梁、陈、北齐、北周、陈、隋六代史。魏征主修《隋书》,年轻的李延寿等知名学者参与了这本书的修写。贞观五年(631年),母亲又去世了,他辞去了修史职务,回家守葬。被派往蜀中(今四川境内)当官。业余时间,“以所得者编次之”,对前几年收集的一些史料进行了初步安排。

贞观十五年(641年),李延寿调回北京长安任太子典膳丞。由于令狐德芬的推荐,他又进入了历史博物馆。五代史早已在贞观十年(636年)写成。然而,这本史书只有纪律和传记,没有志愿书籍。因此,唐太宗命令楚遂良等人修订梁、陈、北齐、北周、隋五朝典章制度的《五代史志》,李延寿也参与了这本书的编写。十二三年后,《五代史志》在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成书。《五代史志》共十志三十卷,后并入隋书出版,其中《经籍志》成为李延寿和敬播之手,记录了从古至隋的历代作品。《经籍志》又称《隋志》,是指《经籍志》。《经籍志》正式建立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对后世书籍的分类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img]100786[/img]

唐朝以前,历史学家写了大约20种晋史,但“才不是良史,事亏实录”。大多数作家都不是良史的天才,他们记忆中的历史往往是错误的。唐太宗对这些晋史并不满意。因此,他在贞观20年(646年)下诏重建《晋书》。共有21人参加了重修,李延寿就是其中之一。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晋书》重修告成。除前后三次修写前朝史外,李延寿还参与了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当朝国史80卷。@ 李延寿还独立撰写了三本史书,即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的《南史》80卷和《北史》100卷,最后的《太宗政典》30卷(已失)。写完《太宗政典》后不久,他就去世了。调露年间,唐高宗读了《太宗政典》,给了李延寿后人很多奖励,命人抄了两部,一部是皇家图书馆收藏的,一部是皇太子的。

早年,李延寿抱着“思欲追终先志”的抱负。他想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祖先未完成的事业。《南史》和《北史》是李延寿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写的历史著作。李延寿说,这两本历史书的编纂是“从头到尾的修炼,一切都是16年”。这里提到的16年是他贞观17年(643年)参与修炼《五代史记》的开始时间。事实上,很久以前,即从贞观三年参与《隋书》修写时,他就开始了编写《二史》的准备。当时他利用“编辑之暇”、“昼夜抄录”、“五代旧事所未见”的人,为未来编写“二史”积累资料。从收集历史资料的时候来看,“二史”的完成需要30年的时间。

[img]100787[/img]

李延寿的“二史”依据的历史文献主要是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八代的“正史”,但他并不局限于此。此外,他还参考了1000多卷各种“杂史”,正如他自己所说,“鸠聚遗逸,以广为闻”。对于八代史书,他采取了“除其冗长,其精华”的原则,“其烦人,就是削去”。他删除的“麻烦者”主要是一些诏书和表文,而史实部分则尽可能保留,这使得“二史”比“八书”简单得多。《南史》和《北史》后来被列入“二十四史”,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李延寿的一生在仕途上是稳定的。既没有飞黄腾达,也没有贬斥流离失所。贞观初,延寿曾任太子典膳丞(负责太子的膳食事务)、崇贤馆学士(掌管经籍书籍,教生徒);贞观延寿为符玺郎(负责皇帝印章和国家符节);贞观末,延寿为御史台主簿(管理御史台文书事务)。延寿专注于历史,似乎对当官不太感兴趣。虽然官职多次变动,但他从未当过大官,所以他的《南史》和《北史》写完之后,当时人们还他,地位不高,“不叫他的书”。


李延寿:唐代著名历史学家独立撰写《南史》和《北史》李延寿:唐代著名历史学家独立撰写《南史》和《北史》

,,,,,,

  • 唐初宰相高士廉的故事 历史如何评价高士廉
  • 高士廉(575年-647年),名俭,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唐初宰相,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隋朝洮州刺史高劢之子...

  • 唐朝史上的超级卧底狄仁杰搞垮武则天的惊人手段
  • 中国有个成语叫作“唾面自干”,按照这个词的要求,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能擦掉,而应该让它自己风干。人们往往用这个词来...

  • 唐朝最酷的公主:他和和和尚有外遇,但让丈夫在外面吹哨
  • 高阳公主:李世民的第十七个女人性聪明,深受宠爱。嫁给首相方玄龄的第二个房间,夫妻不和谐。后来,他与会昌寺和尚、玄奘高...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