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有德,明末清初将领。原毛文龙部将军,
孔有德出生于万历年间,辽东盖州卫人,祖籍山东。
孔有德出身矿工。虽然他不识字,但他“比弓马长”。辽东被后金占领后,他应征入伍,投身明将毛文龙。
因为孔有德“勇敢善斗,临阵先登,为诸将冠”,所以得到了毛文龙的重视,不仅把他当养孙,还把他提拔为参将。
孔有德感谢毛文龙的善良。每次对抗后金,孔有德都冲锋在前,勇敢不可阻挡。因为有了他这样的猛将,后金数战无法胜利,毛文龙的军队以克服后金而闻名。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由于毛文龙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并且相当放纵军队,这不仅引起了当地人民的抱怨,而且明廷也对他产生了怀疑。最后,毛文龙死在辽东省长袁崇焕手中。
[img]99875[/img]
孔有德认为毛文龙的“无罪被屠酷”是明廷凉薄的表现,所以他拒绝接受。孔有德带领军队变革,带领耿仲明等人投身登莱巡抚孙元化。
1631年,后金攻打大凌河,明将祖大寿誓死守城。看到城里粮草紧急,孙元化派出德率军前往增援。
孔有德在行军路上遭遇飓风,不得不从吴桥回来。结果,吴桥驻扎的山东兵和辽东兵一直不和谐,不允许他们进城。再加上风雪交加,孔有德率领的军队吃了不少苦头。
其中一名士兵偷了富家的鸡,被富家抱怨。为了整顿军纪,孔有德对犯罪士兵施行了“贯耳游行”刑法,导致军队哗变。
孔有德孔子无法应对局势。在下属的劝说下,他干脆发动兵变,自封元帅,带领军队攻回登州,俘虏孙元化,逼他称王。但是孙元化不想称王,孔有德就让他出城了。从那以后,孔有德占领了登州,割据了一方。
随后,孔有德攻打莱州,结果莱州城久攻不下。
虽然明廷多次招抚孔有德,但孔有德一意孤行。明廷不敢掉以轻心,只好严厉抗击他。不久,他不仅解围了莱州,还收复了他占领的登州。孔有德仓促率领数万残军,许多红夷大炮和战舰向后乞讨。
收到孔有德的乞降书后,皇太极非常重视。
一方面,皇太极早就想取代明朝统一世界;另一方面,后金之和明军在战斗中伤亡惨重,即明军手中有红夷大炮。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在宁远战役中被红夷大炮击中,伤势严重,死亡。
@ 当孔有德在乞降信中说“甲兵数万,轻舟百余,大炮火器俱全”时,皇太极怎么会不激动呢?
因此,皇太极不仅立即让济尔哈朗和阿济格率兵到鸭绿江迎接孔有德,还亲自带领诸贝勒到盛京十里迎接孔有德,并以女真人最隆重的“礼物”对待孔有德。
孔有德也表示忠诚,不仅在来盛京的路上剃了头发,还带来了一些擅长火炮的工匠。
现在,皇太极的力量大幅增加。此外,孔有德对明廷知之甚少,所以在与明廷作战时,孔有德不仅冲锋在前,还多次采取奇策,赢得了皇太极的重视。他不仅要当元帅,还要当兵。
除@ 孔有德还迫使明朝的藩国朝鲜归顺后金,导致明朝失去盟友,不得不独自作战。
由于孔有德为后金攻打明朝做出了巨大贡献,皇太极在登基称帝后将他封为恭顺王。
[img]99876[/img]
皇太极对孔有德的厚待,除了孔有德的善战,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让明将看到他对降将的厚遇。而且,他还让孔有德劝说明将更多,让明将更多地被他利用。
清军入关后,孔有德不仅积极参与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围剿,还对各地抗清斗争进行了血腥镇压。
为攻打南明政权,清廷将孔有德改封为定南王,让他带领2万人驻守广西。
孔有德,封官进爵,深受清廷重视,为君恩报仇,在攻击南明武装力量时勇敢无畏。很快,他几乎赢得了广西。南明重臣张同敞、靖江王朱恒宇被他俘后,被他残忍处死。
在孔有德看来,此时他是朝廷的重臣,也是一方藩王,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孔有德为了炫耀,去了山东曲阜,想用孔子的后裔崇拜孔庙孔林。
没想到,他的叛徒行为早就让孔氏家族认为他侮辱了孔氏家庭的门楣。当孔有德说他想去孔庙祭拜时,孔氏家族关上门,大声责骂他。此外,由于孔氏家族不承认他,孔氏家谱中没有他的名字。
孔有德是谁?他能被重用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