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变法后,楚国经历了10位君主,他们分别有什么作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看故事。
在战国时期,变法成为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大家熟悉的秦国,商鞅变法走向强大。公元前221年,正是商鞅变法后,六位秦国君主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嬴政得以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也就是说,商鞅变法后,秦朝历任君主的努力成为秦朝统一世界的关键。所以,问题来了,吴起变法后,楚国经历了10位君主,他们分别有什么作为?
[img]99859[/img]
一、楚悼王
楚王六年(前402年)被“盗”后,熊怀疑继承王位,为楚王。楚王即位时,三晋已经强大,楚国处于被迫的困境。就在他渴望人才的时候,吴起来到了楚国。对于楚王来说,他真的很高兴从天而降。因此,楚王以盛大的礼仪和最高的规格接待了吴起。
于是,楚悼王任命吴起为令尹,实施变法,当朝宣布,令尹的命令是我的命令,敢于违抗者,杀无赦!吴起非常感谢悼王的恩情,决心充分展示自己的抱负,为楚国服务。因此,上任后,他立即开始大胆地改变法律。
在楚悼王的全力支持下,吴起的变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原来“穷国弱兵”的楚国很快就变得强大起来。吴起统率领楚军驰骋战役。首先,他征服了南方五岭的百越部落,将楚国南部的领土扩展到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 吴起率军北上中原,与魏国等大国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然而,楚悼王21年(庚子,公元前381年),当吴起胜利的消息传回楚国首都时,楚悼王突然去世。不久之后,吴起也被楚国贵族射杀。这导致吴起的变法长期坚持不下去,就像商鞅一样。
二、楚肃王
楚肃王即位后,立即处决了大量射杀吴起的楚国贵族,巩固了楚国君主的地位。此后,楚肃王继续与魏国等诸侯国作战,但没有取得任何成就。楚肃王11年(前370年)在位11年的楚肃王去世。他的弟弟熊良夫为楚宣王继承了王位。
三、楚宣王
楚宣王七年(公元前363年),多次攻打巴国,夺取巴国大面积领土,即汉中被楚国占领。当然,巴国最终被秦国摧毁了。楚宣王二十七年(前343年),楚国发兵灭亡陈国、蔡国等小国。楚宣王三十年(前340年),楚宣王卒,子熊商立,是楚威王。
四、楚威王
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大军伐齐,与泗水齐将,入围徐州,被齐将田盼打败 ,虽然楚国先胜后败,但由于吞并越国 ,势力扩大到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楚威王的声誉是显赫的。楚威王11年(公元前329年)去世,他的儿子熊槐即位,是楚怀王。
[img]99860[/img]
五、楚怀王
楚怀王的一生,可分为两地。
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楚国击败魏国,夺取八城;楚怀王十一年(公元前318年),担任五国联盟纵约长,共同攻打秦国;楚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6年),灭亡越国,拓展江东。
然而,他还在楚怀王17年(公元前312年)发动了丹阳和蓝田之战,损失了士兵,失去了汉中;在楚怀王28年(公元前301年),他经历了战争的巨大失败,失去了领土。楚怀王30年(公元前299年),楚怀王和秦朝在武关联盟,秦国拘留他,强迫他切断吴县和黔中县,被他拒绝了。
楚顷襄王三年(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客死于秦。梓棺返楚,“楚人都怜之,如悲亲。”
六、楚顷襄王
楚顷襄王,公元前298年至公元前263年,在位时处于衰落状态。当然,楚顷襄王还是积极抵抗秦国的进攻,在五国伐齐时夺回了原本被齐国占领的领土。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死亡,在秦国做人质太子熊后逃回楚国继位,是楚考烈王。
七、楚考烈王
楚考烈王在位时,在邯郸战役中派兵救援赵国,击退秦国大军。之后,楚考烈王又派兵吞并鲁国。然而,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与诸侯一起攻打秦国,但失败了。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死后,楚幽王继位。
[img]99861[/img]
八、楚幽王
楚幽王三年(前235年),秦国继攻赵国后,命令将军辛武率领四郡兵马,与魏国合作攻击楚国,然后无功退役。楚幽王十年(前228年)三月,楚幽王卒与母弟熊犹代立,为楚哀王。
九、楚哀王
楚哀王在位仅两个多月,就被异母兄弟的门客杀死。他的母王太后李燕也被杀了,他的叔叔李园的家人到处抄袭。自力更生是楚王,是楚王。
[img]99862[/img]
十、楚王负刍
楚王在位时,尽管项燕击败了率领20万秦军的李欣。然而,在王健率领60万秦军进攻后,项燕被打败并被杀。公元前223年,秦军进入楚都寿春(今安徽省寿县),楚王被俘,楚国灭亡。
吴起变法后,楚国经历了十代君主 他们都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