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生卒年未知),字文向,琅邪莒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大家一起来看看。
徐盛早年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沐浴血奋战在沐浴血中。刘备伐吴地时,徐盛跟随鲁迅攻下蜀军多处屯营;曹休伐吴时,徐盛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少抗多,成功防御。徐盛先后升任建武将军、安东将军,任庐江太守。后来曹丕大举攻吴,吴国按照徐盛的建议在建业外围筑起围墙,曹丕中疑城之计退出。徐盛在黄武年间病逝。徐盛曾获君主“大壮”,三国时期只有张辽、徐盛两人获得这一荣誉。他被陈寿誉为“江表虎臣”。其官爵由儿子徐楷继承。
[img]99175[/img]
人物生平
以少胜多
徐盛年轻时,因战争从家乡莒县迁至吴县(今江苏苏州),以勇气闻名。吴侯孙策死后,弟弟孙权继承了自己的地位,任命徐盛为其他司马,带领500人守卫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担任柴桑县令抵御黄祖入侵。
黄祖的儿子黄射曾带领数千人南下柴桑攻击徐盛。徐盛用不到200人的力量抵抗,杀死了1000多名黄射部队。然后他开门打败了黄射。黄射被击退后,他再也不敢前来攻击了。
后来,孙权加徐盛为校尉、芜湖(今安徽)县长,徐盛为临城南阿(今安徽青阳南)地区的山贼作战,加徐盛为中郎将军、校兵。
雄豪致果
公元215年8月(建安20年),徐盛跟随孙权攻打合肥。东吴大军包围合肥后,一天早上,魏将张辽率领800人从城里出战,发动突袭。孙权的士兵们毫无准备,陈武奋战而死,徐盛受伤失去了长矛,徐盛和宋谦的军队逃兵。张辽一直突击东吴中军大旗。此时,潘章和贺齐作为后续部队从后方赶来救援,潘章便立即前来杀死徐盛、宋谦军中的两名逃兵。原本逃跑的士兵被潘璋的严惩手段震慑,大家都回到了战场力战。而何齐率领中部兵马拒绝张辽的军队,并拾起徐盛因受伤而丢失的长矛。[2](合肥战争的三条本传共有0句撤军、0句津北、3句合肥,除了《甘宁传》中的“唯”字名单,都被排除在津北之外。另一方面,津北交战的五条本传,一条裴注,共6句撤军,5句津北,1句津南。)
勇烈顽敌
公元217年(建安22年),曹操出兵(今安徽无为东南),徐盛与孙权一起迎击。当时魏军无法征服触须口的触须坞,于是改走历阳陆路,试图大举转攻横江(没有突破横江),徐盛和东吴诸将前往迎战。出乎意料的是,突然遇到了强风,吴军的蒙冲战舰被吹到了敌人的岸边,吴将军害怕,没有人敢战斗,只有徐盛单独带领士兵上岸杀死敌人,敌人被徐盛吓坏逃跑,受了重伤。风停后,徐盛率军返回。孙权非常重视徐盛在这场战争中的重大贡献,史载“权大壮之”。[3]“大壮”这个词在《三国志》中只用过两次,分别在《张辽传》中、《徐盛传》,可见其重量。
[img]99176[/img]
不居人下
公元221年(魏黄初二),孙权以诸侯身份称曹魏为藩属,曹魏派邢贞到东吴,拜孙权为诸侯王吴王。孙权出都亭等待邢贞,邢贞脸上露出傲慢霸道的表情。吴晨张昭很生气,徐盛也很生气。他对同事们说:“我们不能为国家吞并许昌、洛阳和巴蜀。相反,我们不能忍受这样的耻辱,让君主和邢贞结盟!说着,不禁泪流满面。邢贞听后对随行人员说:“江东有这样的将相,恐怕不会长久居人下啊!”
抵御刘备
后来,徐盛被加为建武将军,封都亭侯,领庐江(治安徽潜山)太守,并获临城县奉邑奖励。
公元222年(魏黄初三),刘备率军来到西陵(今湖北夷陵),徐盛攻占刘备多处营寨,立下功绩,在夷陵大打破刘备。当刘备大败逃往白帝城时,徐盛、潘章、宋谦等上表继续攻打蜀国,必然会俘获刘备。然而,鲁迅、朱然、罗统认为,曹丕虽然说支持,但实际上是趁机偷袭,建议不要再追了。根据情况,孙权决定采纳鲁迅等人下令停止追击白帝城。
以少御多
同年秋九月,魏将曹休督领张辽、臧霸等五州二十多军出兵洞口(今属江苏)。吕范督导五军率领徐盛、全聪、孙韶等人以舟船拒敌。东吴水师遭遇大风后,又遭到张辽、王凌等人的攻击。吴军伤亡惨重。徐盛收集残兵,与全聪一起迎战曹休等人。命令臧霸攻击徐陵县的曹休。臧霸渡江烧毁了东吴军队储备的攻城车,杀死了数千人。许盛和全聪以少御多,使臧霸无法征服。徐盛和全聪发起追击,斩获数百人,击破臧霸,斩杀将军尹卢,使敌人败退。曹仁派儿子曹泰攻打助须,曹仁自己带领万人,留为后拒。曹仁不听蒋济的劝阻,派常雕督导诸葛虔、王双乘油船分兵偷袭中洲。朱桓派严圭追击常雕,朱桓亲自带领步兵抵抗曹仁,打破曹泰,斩首数千级。曹仁撤退。东吴诸军乘胜打破常雕,王双,诸葛虔(诸葛虎)、曹真、夏侯尚、张合、曹休等魏军。魏军全部撤退。之后,徐盛被加为安东将军,封芜湖侯。
[img]99177[/img]
百里疑城
公元224年(吴黄武三年),魏文帝曹丕率领大军南征,试图渡过长江。徐盛献计在建业(吴国都城,今江苏南京)周围筑起围栏,制造围栏,围栏上设有假楼稻草人,河上设有浮船。诸将认为这样做毫无意义,但徐盛坚持自己的观点,孙权采纳徐盛,百里伪长城一夜之间建成。曹丕大军抵达广陵(今江苏扬州),看到数百英里长的围栏,感到震惊。曹丕叹了口气:“虽然魏有成千上万的骑兵,但没有用。”然后曹丕的龙舟遇到了风暴,船体几乎完全被摧毁。魏国人从江中西望,却非常害怕。同年9月,曹丕走出广陵,看着长江,不敢渡河。他再次感叹,上帝真的要把魏和吴分开,说:“孙权真的很有才华。现在他不能试图吞并苏州。”于是他带领军队撤退。诸将这才明白徐盛有先见之明,纷纷拜服。
徐盛在黄武年间(222-229)中期去世,其官爵由儿子徐楷继承。
徐盛:三国时期,东吴名将获得君主[大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