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龙,字君载,号采真子,山阳人,元代书画鉴赏家。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大家一起来看看。
天历元年(1328)在京师、鉴画博士柯九思考绘画,随后开始绘画。《画鉴》从三国曹不兴到元龚开、陈琳,从绘画方法立论,专门论鉴藏名画的方法和得失,尤其是要领。
[img]98147[/img]
人物生平
曾经是绍兴路兰亭书院山长,最终帮助了政府官员。他的父亲汤炳龙,字子文,北村,学识渊博,诗歌有名。君载年轻人学习,熟悉经典和历史,优于考古学,尤其是书画鉴赏。他是元代著名的艺术鉴赏家。
君载漩历广,交友众多,后来京师会见了当时的鉴书博士柯敬仲,与之纵谈西艺。如果你像交流一样交流,你会对你一生中看到的绘画进行详细的评价,然后选择其中的尤切者,整理成《画鉴》(载《楚州丛书》)一书。这本书评论了三国吴之曹弗兴、晋之卫协、顾恺之、六朝陆探微、展子虔、唐之阎立本、吴道子、王维、韩干、五代荆浩、魏贤、袁义、李归真、宋之米霏、苏轼、李成、廉布等近80位著名画家。既可以作为精审的名面鉴赏,也可以作为简明的画史阅读。余剑华的《中国画史》更盛称“这本书不仅可以读《画鉴》,还可以直接读。"兹录两则,以窥其概貌。
根据鲍廷博四朝闻见录附刊宋元人题,保姆砖拓本跋语一卷,有龙题字,时间在元新毛(1291)至桂思(1293)之间。然后画监盖晚年做的。《书画书录解题,四部总录艺术录》。
[img]98148[/img]
个人作品
有一卷《画论》(载《楚州丛书》),自叙创作起源于云:“仆人从十七八岁起就有迂回的意思。看到图片爱玩,看到欣赏的人,他们会礼问。借记录,仿佛成背,详味其言,历观名迹,参考古说,始有少悟。假如不注意,但为了听声随影,最后也不能精鉴也”,故尔排比整理成这本书。就是以这本书为例,专门研究赏画、藏画诸法,其中赏画的理论最多,也是最精致的。如果说《画鉴》是其欣赏绘画的实践,那么《画论》就是其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欣赏绘画的方法。两者相辅相成,应合作。不妨把这两本书作为《中国画鉴赏总结》,“画论”是上卷,综论鉴赏法,“画鉴”是下卷,分陈鉴赏的例子。如果是读者读,普通人可以得到汤龙的用心。
作品评价
还录制了《画论》两篇文章,以其风采之一:
1、看画就像看美人,它的风骨在身体之外。今天的人看古迹,必须先求形似,次与傅染,次与事实,但也不欣赏。
2、看画的方法不能一路走,而取古人命意立迹,各有其道,怎能拘束所见绳律古人的意义呢!初学不得不说明要好,观看记录。否则,即使你很熟悉欣赏,你也会知道如何看到这幅画。你不知所措。虽然你胡说八道,犹豫了一会儿,说了些粗俗的话,看到了短视,但你必须向知者学习!每个人的孩子都必须学会读书画,盖注意不于此而彼,所益非一端。前辈名人巨公并没有对此不感兴趣,陈无己诗云:“老知书画真有益,却后悔岁月来无多”。读之可为浩叹。
唐龙:元代书画鉴赏家,将生活中看到的绘画和品评整理成《画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