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汤和第一次没有被封爵?

汤和是明朝开国的著名将军,军事家。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解读,然后往下看~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11月,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开国文武功臣,第一批被封,共有六个公爵、二十八侯爵和两个伯爵。

毫无疑问,这些人为明朝开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令人惊讶的是,与朱元璋非常亲近,军中资历最老的将军汤和,未能被封为公爵,只得了侯爵。

虽然汤和在侯爵榜上排名第一,但他仍然冤枉了这位开国元勋。

唐和是谁?他是朱元璋的同乡。他比朱元璋早参加农民起义军。他召唤朱元璋进入农民起义军队。

可以说,唐和是朱元璋革命的介绍人和领导人。

此外,在朱元璋独自领导一军之初,当威望不足时,汤和最早以身作则,向朱元璋表示臣服。

[img]97626[/img]

至于战功,不用说,功劳无数。

就革命资历而言,洪武三年时被封的六位公爵都比不上汤和。

例如,在朱元璋被唐和邀请进入农民起义军后,徐达被朱元璋招入革命队。

显然,唐和的头衔是朱元璋故意压低的。

至于原因,《明史·汤与传》记载如下:

和沉敏多智多智,相当有酒。守常州的时候,我试着向太祖请事。我不能喝醉,抱怨道:“我镇这个城市,如果坐在屋脊上,左边是左边,右边是右边。”太祖闻了之称。平中原师还谈功绩,在征福时释放陈友定罪。八县复烦,师还,被秀兰山贼袭击,失去了两个指挥,不允许封公。

一是唐和曾在镇守常州时抱怨,二是在战斗中大意为敌,导致两位将领阵亡。

其中,朱元璋一直牢牢记住常州的抱怨。

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明史·汤和传》记载洪武十一年,时间略有争议),朱元璋给汤和升爵位时,也警告汤和,《明史·汤和传》记载:

其封信国公也,犹数其常州时过失,刻之券。

然而,朱元璋并没有给汤和公爵一个头衔,这是真正的原因吗?

@ 军中将领都是大老粗,他们在不开心的时候抱怨,绝对是正常的,朱元璋也没那么小心眼。

@ 对于打败仗来说,要求将领百战百胜,或者不犯任何错误,也是不现实的,没有人敢这样保证。

以洪武三年时被封为宋国公的冯胜为例,他经常犯错,多次违反军令,《明史·冯胜传》记载:

高邮守将诈降,胜令指挥康泰帅数百人先入城,敌人闭门杀人。太祖怒,召胜决大杖十,令步高邮..洪武元年兼王子右詹事。坐小法贬一官...(洪武二年)9月,皇帝召将军归还,命胜庆阳,控制所有军队。胜过关陕既定,经常引兵归还。皇帝生气,责任重大。念其功大,赦免不治。

但朱元璋并没有因此降低冯胜的爵位,该给还是给。

[img]97627[/img]

而且,在汤和后来被补上公爵的头衔之前,汤和还是犯了错误,《明史·汤和传》记载:

(洪武四年)伐蜀还,(朱元璋)面数其逗挠罪...(洪武五年)明年从将军北伐,遇敌破头山,战败亡一指挥,皇帝不问。

带领军队在蜀地依恋不归,战败损失将军,汤和还是汤和,但朱元璋还是把他的头衔提升了。

@ 洪武三年时,汤和未能被封为公爵,发牢骚话,打败仗,是原因之一,但并非绝对原因。

在《明史·汤和传》中,汤和在洪武三年没有被封为公爵的原因似乎被清楚地记住了。事实上,更深层次的原因并没有透露。

那朱元璋当时为什么要压低汤和的爵位呢?

据我判断,据估计,朱元璋想以压低汤和的爵位来震慑其他功劳,但未能被封为公爵的侯爵。

洪武三年时,还有27个侯爵与汤和并列,其中很多都是自持功高、不羁的人。

这些人可能对头衔并不满意,如果有人闹得沸沸扬扬,大喊头衔低落,朱元璋该怎么办?

刚开国的时候,不可能惩罚英雄,也不能让他们吵闹。

这种情况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国伟人也曾说过:“男人有泪不轻弹,只是没到授衔的时候”。

明初的开国元勋们,意识再高,也比新中国的开国将领们高,所以,要让大家满意,值得研究。

因此,朱元璋仔细考虑后,借汤和曾经犯过的错误,故意压低汤和的头衔,只给他封侯。

汤和都只能封侯,排在他后面的将军们,再不满意,也只能偃旗息鼓,他们再怎么自持功高,也绕不过汤和?

这就是朱元璋委屈汤和想出的“一侯震群侯”的方法。

熟悉我军首次授衔的读者应该对此并不陌生。

五五年授衔时,大将排名第一的将领,上将排名第一的将领,都有类似的作用。

[img]97628[/img]

压一个汤和,解决所有元勋的抱怨,这是朱元璋下的一盘大棋。

至于汤和,如果他聪明的话,应该知道这是朱元璋视之为直系亲信的做法,迟早会得到补偿。

以冯胜为例,他犯的错误比汤和还多,但朱元璋为什么不降低他的头衔呢?

原因很简单,冯胜起家时并不是朱元璋的直系,关系也没有朱元璋和汤和那么亲密,朱元璋也不能委屈冯胜。

而且冯胜和汤和的结局也有很大的不同,汤和后来不仅被填补了公爵的头衔,而且还得到了很好的结局,而冯胜却被朱元璋赐死。

@ 洪武三年时,汤和未能被授予公爵称号,不是因为他资历不足,也不是因为他抱怨打败了,这只是借口。

主要原因可能是朱元璋想借亲信将领汤和平息封爵时可能出现的“不公平、低头衔”的叫嚣。

汤和暂时的委屈,换来终身平安,不亏。


为什么汤和第一次没有被封爵?汤和第一次封奖功臣时,并没有被封爵,原因是什么?

,,,,,,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