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炳文是明朝著名的将军。他坚持长兴十年,多次挫败张士诚的进攻,为朱元璋对陈友谅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朱元璋屠杀文臣和将军时,耿炳文悲伤地成为了建文帝时为数不多的著名开国将军之一。那么,为什么耿炳文最终不能结束呢?
一、坚持长兴
耿炳文是朱元璋将军耿君的儿子,早年随父东征西讨。到了16年(1356年),耿君在与张士诚的战斗中被杀,耿炳文于是带领父余部继续与张士诚作战。耿炳文率军攻克广德,然后击败吴将赵打虎,攻克长兴。朱元璋听到大喜,封耿炳文为总兵都元帅,坚守长兴。耿炳文听说温祥卿很有策略,于是招他前来,帮自己出谋划策,一起坚守长兴。
长兴靠近太湖,是苏南浙北重镇,距张吴首都平江仅一湖之隔,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于是张士诚派左丞潘元明、元帅严再兴率军攻打长兴。耿炳文拼死作战,大败吴军。吴将李伯升率领10万大军攻打长兴,耿炳文率领7000兵力死守。朱元璋派陈德、华高、费聚救援长兴,结果他们被吴军夜袭,惨败而逃。李伯升继续攻打长兴,但攻打一个多月都赢不了。最后,常遇春率军前来救援,与耿炳文合作,击退李伯升。
二、抵抗张士诚
[img]97606[/img]
张士诚弟弟张士信带领吴军攻打长兴,永兴卫军指挥使司指挥使耿炳文坚守长兴,抵抗吴军。耿炳文带领军队击败张士信,俘获了吴将宋兴祖。张士信很生气,所以他增加了军队来围攻长兴。耿炳文带领军队主动出击,击败了吴军。最后,耿炳文坚守长兴十年。经过几十场战斗,他多次击败吴军,使张士诚无法赢得长兴。
直到26年(1366年),朱元璋才封徐达为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准备一举消灭张吴。耿炳文率领部门反击,攻克湖州,围攻平江。直到27年(1367年),朱武军攻克平江,俘虏张士诚,张武灭亡。战后,耿炳文因功晋升为大都督府。
三、远征北元
耿炳文在洪武元年(1368年)随徐达北伐,一路攻克山东、河南。朱元璋前往汴梁视察,耿炳文率兵护卫。不久,明军攻克了大部分,推翻了元朝。耿炳文随常遇春进军山西、河北,扫除元朝残余势力。洪武二年(1369年),耿炳文随徐达进入陕西,屡败元军,赶走元将李思齐、张思道。随后耿炳文镇守陕西,兴修水利,使人民受益。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耿炳文为长兴侯。洪武十四年(1381年),耿炳文随将军徐达征求北元,元将失败。洪武十九年(1386年),耿炳文随颍国公傅友德征求云南,平定曲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耿炳文随永昌侯蓝玉北征北元,在捕鱼儿海大败元军。
四、讨伐朱棣
建文第一年(1399年),燕王朱迪起兵反叛,发动靖难之战。于是建文帝任命耿炳文为将军,率领13万大军攻打朱迪。耿炳文率军驻扎在真实,派徐凯驻扎在河间。潘忠、杨松驻扎在宜州,先锋部队驻扎在雄县。朱迪利用中秋节发动突袭,征服雄县。潘忠和杨松率军救援雄县。结果,他们被燕军伏击,失败并被杀。燕军赢得了征服宜州的胜利。
[img]97607[/img]
明将张保偷袭朱棣,告诉大军一切虚实。朱棣于是让张保回去,让他在明军中传播雄县和渭州的惨败,从而动摇明军的士气。耿炳文听说朱棣要来了,于是带领军队渡过渭沱河,准备集中力量与燕军决战。燕军发动了突袭,击败了明军。耿炳文坚持自己的决定,坚持不战。朱棣知道耿炳文擅长守城,所以他退出了军队。
建文帝听说耿炳文屡战屡败,于是派李景隆为将军,接替他统一军队。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赶走建文帝,夺取世界。永乐元年(1403年),刑事部尚书郑赐、御史陈瑛弹劾耿炳文,甚至敢于用龙凤装饰器皿。耿炳文知道朱棣不会放过自己,所以自杀了。
一般来说,耿炳文是明朝著名的将军。他坚持长兴十年,牢牢牵制了张世诚的大量军队,消除了朱元璋陈友谅的后顾之忧,为明朝统一江南做出了巨大贡献。耿炳文善于守卫和攻击,逃脱了朱元璋的屠杀。在靖难之战中,耿炳文成为建文朝罕见的将军,因此他奉命征服朱迪,得罪朱迪,最终被朱迪杀害。
耿炳文是谁?他的一生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