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易(968-1026),字希白,杭州临安人,北宋翰林学士。钱昆弟是吴越王的钱子。
年十七举进士,以少年“轻俊”被废,但从此以才藻闻名。宋真宗咸平进士两年。通判齐州,玩废肉刑,为真宗采纳。景德中,举贤良方正科,策入等,通判信州。知制高,翰林学士。才学见敏,为文千言万语,帮笔立就。擅长绘画,工行草书。有洞微志、《南部新书》、《青云总录》等。
[img]97017[/img]
人物生平
钱归宋,钱氏宗室、大臣,大多封官,唯钱易与兄钱昆不被录用,便发怒学习,立志科举入仕。真宗朝(997-1022)17岁举进士,但由于在宫廷考试中,三道题不到半天就答完了,被称为“轻俊”,不但没有通过御试,连进士资格都被免除了。而钱易却因此而闻名于世,赢得了“才子”的美誉,有人说他的诗才不在李白之下。
咸平二年(999),复举进士,他觉得自己是第一个,但考官不公平,把他列为第二个。钱易不平,上书朝廷,对本朝科举多有嘲讽。宋真宗读完后不快,又把他降到了第三名。第二年是光禄寺丞,通判齐州。他讨厌官员滥用酷刑,因为他能够观察民情,并请求废除非法刑罚,并受到真正的奖励。除秘书丞、通判信州外,景德二年(1005)举贤良方正。宋真宗东赴泰山封禅,钱易献《殊祥录》一书,随后改为太常博士,直集贤院。后来被命修《车驾所过图经》。天圣三年(1025)是翰林学士,不久就去世了。
[img]97018[/img]
人物成就
钱易才学扶敏过人,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善径尺大书行草,字奇古可喜,数千字文章,挥笔即可。他爱读佛经,曾为《道藏经》校文,并有《杀生戒》,佛学功底深厚。自有江左风味。又善行,草书,其长法帖比淳化诏所抄为胜。当时流行的书法作品有三种:江帖、潭帖、临江帖,最好是钱容易临摹的潭帖。宋高宗(赵构)说:“世界上有三本书:江帖、潭帖、临江贴,但潭帖为胜,钱希白临本也。希白是字画的好处,所以二王书尤其深刻。还有工画,自画十六汉极古怪。乾兴元年(1022)尝作《清介图》,兼善山水。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150卷《金闺颍洲西垣制集》和《青云总录》、《青云新录》、《南部新书》、130卷《洞微志》。只有10卷《南方新书》,共800多卷,其中包括“鼓珠”、“鼓珠之术”的词句。“鼓珠”的人,即“鼓形算珠”。为笔记体着作,未经编次,杂乱无章,但所载的“朝野掌故”、唐初以来职官置废、政制变迁、官场仪式等相关资料,“遗闻轶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宋史本传》中收录的事迹、《宋史·钱唯演传》、《图画宝鉴补遗》、《翰墨志》、《东坡集》、《渭南集》、《杭州志》。
钱易:北宋翰林学士,他一生的成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