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知白(956-1028年 ),用晦。沧州清池人,北宋宰相。
端拱二年(989年)进士,历任龙图阁待制,御史中丞,参知政事等。后知剑、邓、青三州等职务。又官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节度判官。咸平年间上疏,真宗召试舍人院,权授右正言。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以工部尚书与中书门下平章事,性节俭,“自养如河阳掌书记。天圣六年(1028年),卒于任。送太傅,中书令,死文节。
[img]96491[/img]
历史评价
脱脱等《宋史》:李迪,王曾,张知白,杜衍,都贤相也。四个人的风度,往往相似。方仁宗初立,张献临朝,颇有才华,将有专制之患。迪,曾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探;而仁宗君德日,张献也全命名,古人所谓的社会臣,在斯见之。知白,衍劲正清约,都能靳惜名器,裁抑侥幸,令然有大臣之概焉。宋之贤相,莫盛于真,仁之世,汉魏相,唐宋靖,杨婉,怎么能专美呢! 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被尊为“大贤”,是中国古代廉政官员中著名的代表。
轶事典故
张知白生平清节俭。当他担任宰相时,他的生活仍然像以前的普通人一样简单,他感到非常满意。有人劝他从众,以免被嘲讽为虚伪。亲近的人说:“你的工资很高,但自己的生活却那么清苦,这又何必呢?张知白回答说:“听人说:‘浓处味短,淡中趣长。以我的工资,即使想达到全家锦衣玉食的标准,也达不到。但是看看人性,从节俭到奢华的生活很容易,很难从奢华的生活回到节俭的生活。我今天的工资怎么能长期存在?我的身体能在这个世界上活很长时间吗?假如家人习惯了奢侈的生活,一旦失去了我的工资,他们就不能马上适应节俭的生活。假如我在位与不在位,我在这个世界上的生活是一样的,即使我死了,家人也能像现在这样生活啊!听的人都很佩服他的远见卓识。
[img]96492[/img]
张知白九岁时,父亲在邢州去世,棺材停在佛寺里。契丹入侵河北时,寺宇大多颓废,棺材无法辨认。张知白考上进士后,步行寻找佛寺的大殿基石,突然明白了他父亲棺材的停车场。打开一看,他父亲穿的葬服一一验证,大家都感叹他真的很孝顺。曾经路过陕州,遇到了通判孙何,读了几千字路边的古碑。回来后,张知白可以全部背诵,没有任何遗留。天圣时期,契丹大规模检阅军队,威胁要攻占幽州,朝廷非常担心。仁宗问二府,大臣们都说:“准备粮食训练军队,以防发生意外。张志白说:“不,契丹和我们刚刚建立了外交关系。现在他们大举发兵。仁宗刚就位。我们只是来观察朝廷的行动。我们怎么能制造自己的麻烦!如果你怀疑他们,契丹不会担心用黄河决口派兵防止黄河决口。不久,契丹果然撤兵离去。
与张知白有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与他有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