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吕夷简:北宋名相,杰出政治家,保障了北宋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吕夷简(978-1044年10月3日),字坦夫,淮南寿州人,北宋杰出政治家,吕蒙正的侄子,光禄寺的儿子。

宋真宗年间,吕夷简进士,先后官至通判,刑部外郎,参知政事,同平章事等。他帮助年轻的仁宗正确处理北宋的许多社会矛盾,确保了北宋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宋朝的名人之一。庆历二年(1042年),吕夷因风眩病倒,不久病去。死后“文靖”,后分享仁宗庙。原文集20卷,今已丢失。《全宋诗》录其诗十一首。

[img]96470[/img]

人物生平

家族出身

吕夷简原籍京东路莱州(今属山东省)。因为他的祖父吕龟祥曾经是安徽寿州的知州(今凤台县),吕氏搬到了寿州。吕夷简出生在一个仕宦之家,他的叔叔吕蒙是宋太宗和宋真宗时期的首相;他的父亲吕蒙亨官去了光禄寺和大理寺。

早年仕途

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吕夷简考中进士,初补江州军事推官。历任通州通判、滨州知州、礼部外郎、刑部外郎兼侍御史。吕夷简才知卓优,清谨勤政,当时便有“廉能”之称。了解滨州时,他上疏请免征农具税,真宗为此授予世界。在礼部员外郎任上,他批评真宗建筑宫观是劳民伤财,请罢免冬季河运木石。真宗称赞他“有为国爱民之心”,多次委以大任。他出使契丹议与划界,返朝后升任知制高职,成为真正的近臣。

真宗末年,他晋升为龙图阁直学士迁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真宗把他的名字写在屏幕上,朝野盛传吕夷简将被崇拜为相。

临危受命

乾兴元年(1022年),真宗崩溃。年轻的仁宗即位,刘太后临朝称制。吕夷简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正式拜相。刘太后性格刚毅,不明习国政,但朝政不得经她批准。吕夷简一方面要认真处理国家大事,另一方面要认真约束太后的放纵和独断专行。在这种情况下,吕夷本着公忠报国的心,竭尽全力处理万千事务。小事他照顾太后的脸,大事则寸步不让,有时会惹太后很生气。

在这种情况下,吕易建总是详细解释,反复陈述自己的意见,迫使太后接受正确的意见。例如,在真正的寺庙附属仪式上,刘太后提议将真正活着时使用的所有东西都放在寺庙里;同时,用银罩覆盖真正的神圣地位。这并不意味着你不尊重真正的宗。吕易简说,对真宗最好的怀念是帮助幼主管理世界。浪费和铺张不是皇帝想要的,最终阻止了太后的做法。

[img]96471[/img]

另一个例子是,在明道的第一年,仁宗的生母和妃子李死于疾病,太后没有公开治愈葬礼。吕毅在命令时提出了这件事。太后惊讶地说:“首相也在管理宫殿吗?”刘太后忙着让仁宗皇帝退出王朝,并独自召见了吕毅简。吕毅简相对地说:“太后不考虑将来拯救刘的家人吗?”一句话震惊了太后,后来下令以皇后的礼物埋葬李。

荆王的儿子一直在宫里长大。太后非常喜欢他,长大后也不让他出宫。大臣们多次要求,太后推荐他陪仁宗。吕毅简说:“圣人应该接近儒家大臣,以促进圣德的形成。”太后别无选择,只能让他出宫。在吕毅简的努力下,仁宗早年政治清平,社会稳定。宋朝历史评价他说:“仁宗初立,太后临朝十多年。世界上有很多力量。”

八条规劝

明道两年(1033年),太后去世,仁宗亲政。吕夷简向他提出了正朝纲、塞邪道、禁货贿赂、辨别仁仁、绝女、疏近习、罢工、节冗费八条建议。宋仁宗虚心接受。

宋仁宗郭皇后素不满吕夷简,在仁宗面前挑拨了他与吕夷简的关系,吕夷简短期罢相,立即复任。郭皇后脾气暴躁,在宫中与尚美人发生争执,大打出手,不料一巴掌打在拉架的仁宗脸上。吕夷简也同意仁宗决定废除她;孔道辅、范仲淹等人被疏救,被贬为外任。当时宗室子弟数量急剧增加。吕夷简建议,朝廷设立大宗管理,增加教授。后加右仆射,封申国公。

宰相王曾与吕夷简意见不合,多次发生争执。王曾无法忍受,直斥吕夷简“纳贿市恩”。吕夷简请求在仁宗面前回答,但当仁宗问王曾为什么时,王曾却语屈不挠,于是他们一起被罢相。吕夷简以镇安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之衔判许州,改为天雄军节度使。不久之后,他带着右仆射入朝拜相。一年多后,进位司空。吕夷简拒绝接受,被改名为徐国公。当时正在整顿兵备,仁宗授吕夷简为判枢密院事,但训诫官田况认为“总判”的名字太重,于是改为兼枢密使。

[img]96472[/img]

契丹在燕云地区集结重兵庆历二年(1042年),声称要伺机南侵。消息传到东京,有人主张迁都洛阳。吕夷简认为,如果迁都洛阳,契丹就不会抵抗过黄河。当时,无论城市有多强大,都很难阻止敌人的进攻。契丹“畏壮侮怯”,如果急于迁都洛阳,就是向敌人示弱。建都大名要体现仁宗亲征的决心,这样才能挫败契丹南侵的图谋。仁宗采纳了吕夷简的主张,于当年5月改名为“北京”。

病重去世

庆历二年(1042年),吕夷因风眩病倒,仁宗改拜他为司空、平章军国重事。当吕夷简的病情稍有好转时,他被要求每隔几天去中书一次,以裁定军国重大事件。他剪下胡子给吕夷简,说:“古人说胡子可以治病。我现在给你剪胡子。希望你早日康复。”

吕夷简病重,庆历三年(1043年)春。仁宗召见他,不让他下拜,帮他坐在自己面前。希望他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多问朝政。吕夷简一再辞让,仁宗允许他以太尉致仕。不久,吕夷简去世,享年66岁。讣告传入朝中时,宰臣正在向仁宗奏事,仁宗悲哭道:“安得忧国忘身如夷简者。“立即在禁园中为其哀悼,并辍朝三日,下令有关t恤从优,追太师,中书令,赐“文靖”。


吕夷简:北宋名相,杰出政治家,保障了北宋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吕夷简:北宋名相,杰出政治家,保障了北宋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

  • 石守信为何堕落?石守信的堕落与赵匡胤有关吗
  • 因“杯酒释兵权”事件而留名青史的北宋名将石守信,曾是后周禁军的主要将领之一,在抗击北汉和征伐南唐的众多战役中屡立功勋。...

  • 北宋大臣黄潜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黄潜善
  •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符三年(1100年)...

  • 大宋宋慈:世界上所公认的法医学 的鼻祖
  • 宋慈是世界上所公认的法医学的鼻祖,在法医学界的地位是无人撼动的。宋慈一生破案无数,主要是从检验尸体上面查到蛛丝马迹使...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北宋宰相曾布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曾布有子孙后代吗
  •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中书舍人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

  • 北宋浪子宰相李邦彦:是靖康之耻的导火线
  • 在宋徽宗赵霁的“朋友群”中,除了王福,还有一位著名的“浪子宰相”。“浪子宰相”虽然是人们给他起的绰号,但他真的是当代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