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执中年轻时以父阴而得官职,被选为秘书正字,累迁卫尉寺丞,出知梧州。宝元元年(1038年),担任同知枢密院事。庆历元年(1041年),出知青州,改永兴军。庆历四年(1045年),召拜政事。庆历五年(1046年),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出知陈州的皇佑元年(1049年)。皇佑五年(1053年),入朝为相。至和两年(1055年),充镇海军节度使判亳州事。以岐国公、司徒致仕不久退休。四年四月十九日(1059年6月2日),陈执中去世,时年七十,追死“恭”。
[img]95934[/img]
主要成就
政治
大中祥福八年(1015年),陈执中及时抓住机遇,献上了《复古要道》,因此得到了刘娥的认可,并召集陈执中赴京对策。后来,他在法庭上向真宗进入了三篇文章《演要》,说服真宗尽快建立储备,稳定国家基础,于是赵真被立为王子。这一建议被仁宗感动,使陈执中的官职生涯相当顺利。
早年初入仕时,陈执中曾在当地任职,在他的管辖下,地方州县政治清明。宋夏战争期间,陈执中尽力为政,发现宋代制度不足,提出了边境民族矛盾、当地民生、当时调兵制度的建议。黄河水灾发生时,他还可以乘年丰调丁夫增筑200英里,以障横溃。当守卫士兵发生叛乱时,他可以及时制定战略,指挥部下属傅永吉追赶采石集,杀死叛徒。
综上所述,陈执中虽然在当时仕人眼里忽视了文才,但确实是一个政治清明严谨的人。他出色的官员给北宋带来了创新精神,北宋积贫积弱。
[img]95935[/img]
军事
陈志忠认为,对于宋夏边境易受侵害的地区,要建立城防精兵,守卫当地,用三个城防相互保卫,确保宋夏边境的稳定;此外,我们应该区别对待归属民族。如果我们真的归属并在宋朝定居了很长时间,我们应该安慰他们继续定居。如果经常引起事故的新归属民族应被驱逐;@ 陈执中还提到了当地的民生问题,应制定鼓励当地经济发展的相应政策,仁宗“嘉纳之”防止边境人民陷入困境,无法继续生存。
陈执中在经历陕西的时候,向仁宗疏远了他。“朝廷比夏令更远,总有一员留在关中。臣犹怕名气重,将军不多,让贼行业发现,转世。”为了保证边境的稳定,他和夏夏达成了一致,“如果你想以静胜敌,杜其的方式,绝其资粮,从而训练军队,清理城市,稳定人民,减少资金。在过去的三两年里,穷人可以自己回家。”
宋夏战争期间,陈执中以守备为主要军事思想,认为恢复民力是抵御西夏的基础。还建议朝廷加强边境城市的守备,而不是贸然出兵。这些措施大多是仁宗采取的。
陈执中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