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襄樊之战后于禁的结局是什么?他去了哪里?

于禁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曹魏将军。他与曹操作战30年,取得了许多成就,成为曹操的头号将军,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最后,他在樊城战败,投降了关羽,被曹魏嘲笑,愤怒地死去。于禁过了什么样的生活?

一、跟随曹操

光和七年(184年),东汉黄巾之乱爆发,天下一片混乱。朝廷派都尉鲍信到泰山县招兵,对抗黄巾军,于禁从军。初平三年(192年),曹操任兖州牧,于禁去投靠,担任王朗的下属。王朗认为于禁很有才华,所以他把他推荐给曹操。曹操和于禁交谈,发现他有将军的才华,于是很高兴把他提升为军司马。此后,于禁与曹操讨伐陶谦、吕布、张超、刘辟、黄邵、袁术等人,都非常勇敢,屡战屡胜。

二、临危不怕

[img]95408[/img]

建安两年(197年),于禁与曹操讨伐张绣。结果张绣先降后叛,打得曹军乱七八糟。曹操逃走了,但他的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将军典韦都死了。曹军的将军们乱做一团,边逃边找曹操。只有于禁不怕危险,命令所有部门保持严格的队形作战,边打边退,安全返回营地。

于禁率军寻找曹操,在路上发现青州兵趁机抢劫友军,于是逮捕了处理混乱的青州兵。因此,青州兵跑到曹操面前诬告禁谋反。于禁来到曹操大营附近,没有去见曹操,而是先修建营垒,防御张绣。部下劝于禁说:“青州兵已到曹公那里诬告将军谋反,应立即向曹公申辩。余禁说:“敌人就在后面,也许什么时候会追上来。不要先做好防备,拿什么来对付敌人?曹公一直很聪明,不听诽谤的话。”

于禁修建了一个营地,然后拜访了曹操,解释了原因。曹操很高兴地对他说:“我感到很紧迫,但将军可以管理混乱的部队,讨伐混乱的士兵,修复营地,这真的是著名将军的好榜样!”所以他被提升为一个长寿亭。此后,于禁率领军队与张秀、吕布、隋固等人进行了讨伐,都取得了胜利。

三、屡立战功

建安四年(199年),袁绍派兵攻打曹操。袁绍兵力强大,曹军的将军们都感到害怕,但于禁主动请求先锋。曹操很高兴,于是让于禁带领2000名士兵驻扎在延津,阻止袁军。曹操朱玲不想出兵攻打老主袁绍,所以对他不满,被派去禁止他的兵权。于禁只带了几十人进入朱玲营,吓得朱玲不敢轻举妄动。从那以后,曹操命令朱玲在禁令下工作。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亲自率军攻打徐州、刘备,以消除对抗袁绍的隐患。不久,袁绍率领军队亲自征服曹操。于禁以寡敌守卫延津,使袁军无法征服延津。随后,于禁和乐进率5000名精兵攻打袁绍偏师,屡战屡胜,烧毁了袁军营30多个村庄,俘获了数千名敌人。之后,于禁单独率军攻打杜的袁军获胜。

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双方修建了土山对峙。袁绍派兵向曹营放箭,对曹军造成巨大杀伤,使曹军军心不稳。于禁督促土山士兵拼命作战,使曹军士气高涨。官渡之战胜利后,曹操被提升为部分将军。

建安十一年(206年),昌晨率军背叛曹操,于禁率军讨伐,打得昌晨连败。昌晨认为自己和于禁是好朋友,如果投降,他肯定会饶过自己的命,于是向他投降。众将认为,既然昌晨投降了,就应该把他送给曹公。于禁说:“你不知道曹公的军令吗?被包围投降的人无法赦免。虽然昌晨是我的好朋友,但我不能违反军令。于是于禁泪流满面地将昌晨斩杀。曹操听了这件事,更加重视禁令。

[img]95409[/img]

建安14年(209年),陈兰、梅成在六县作乱,曹操派于禁,张辽前来讨伐。梅成先降后叛,再与陈兰汇合,逃入易守难攻的天柱山。张辽带领军队勇敢作战,杀死了陈兰和梅成。从那以后,禁治军很严厉,所以士兵们都很害怕他。

四、晚节不保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被提升为左将军和节日战斧。此后,于禁成为曹魏五子良将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将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派于禁,庞德救援被关羽围困在樊城的曹仁。结果,在大雨中,汉水飙升,给曹军造成了重大损失。关羽趁机攻打曹军,庞德拒绝投降,因为他害怕投降。曹操听后叹了口气说:“于禁跟着我打了30年,怎么到了危机的时候反而不如庞德啊。”

后来,孙权俘虏了关羽,征服了荆州,并将于禁接待吴。黄初二(221年),孙权向曹丕称臣,于是于禁将于禁放回曹魏。于禁回洛阳见曹丕,却被曹魏大臣嘲笑。曹丕也假装安慰他。后来,曹丕让于禁参观曹操的坟墓,但关羽在坟墓里伐曹。庞德宁死不屈,于禁屈膝投降。于禁看完后,既生气又羞愧。他很快就死了。

总的来说,于禁是曹魏著名的将军。经过多次战斗,他成为曹操最重要的将军,在五位好将军中排名第一。樊城战争期间,于禁所遭遇大雨,损失惨重。于禁遭遇重大困难,变得贪婪和害怕死亡。为了挽救他的余生,他投降了关羽。


襄樊之战后于禁的结局是什么?他去了哪里?襄樊之战后于禁的结局是什么?他去了哪里?

,,,,,

  • 秦朗作为曹操的继子,曾经破坏了鲜卑十万的铁骑权
  • 在《三国演义》第102回中,出现了一个名叫秦朗的人物。在小说中,他称这个人为魏国的前将军,并带领军队与司马懿一起与诸葛亮...

  • 解密:为什么三国著名谋士徐舒进曹营一言不发?
  •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 英雄招聘人才,志士选择明主,这有点像现在一些单位的双向选择。 好处是打破铁饭碗,有前途。显然,徐...

  • 蒋琬简介 蜀汉治理政治事务的最高负责人蒋琏生平
  • 蒋琬(?—246年),汉族,零陵湘乡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当刘备第一次进入蜀国时,他被任命为广都长。后来,不理政事激怒...

  • 三国唯一的战神父子:孙坚和孙策驰骋江东
  • 乱世三国时期,英勇的战神很多,但战神有多短命,吕布死了。关羽、张飞等人虽然有后代,但后代与前辈的武力值相比打折太多,...

  • 凌统简介 三国时期,东吴顶梁柱偏将军凌统生活
  • 凌统(189-237,一说217),吴郡余杭(今浙江余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名气少,为人有国士之风,在多次战役中表...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