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是沙陀族五代十国时期建立的封建王朝,历时14年。给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
李从厚是后唐第三位皇帝,也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他在位仅四个月就被推翻了。那么为什么李从厚很快就被推翻了呢?
一、明宗爱子
李从厚是后唐明宗李思源的小儿子。他小时候熟悉《春秋》,明白大概的意思。另外,他看起来和父亲李思源很像,所以很受父亲的喜爱。天成元年(926年),李思源将儿子李从厚(只有12岁)命名为金紫光禄医生和校长。长兴元年(930年),16岁的李从厚被授予镇州节度使、宋王称号。从那以后,他一再获得加封,直到中书令。
李从厚多次获得唐明宗的奖励,引起了他哥哥秦王李从荣的嫉妒。李从厚担心李从荣会对他不利,所以他向李从荣示好,说他无意夺取储位,这让李从荣不再恨他了。
[img]95286[/img]
长兴四年(933年),李思远病重。李从荣担心父亲会传给别人,于是带领军队入宫夺位。李思远不得不命令禁军将领朱宏昭和冯云平叛,但禁军将领朱宏昭和冯云不仅擅自处死了李从荣,还杀死了他们所有的儿子。李思远听说儿孙被杀,于是悲伤地死了。临终前,他命令李从厚到位。
二、继承帝位
长兴四年(933年)12月,19岁的李从厚在朱宏昭、冯云等人的支持下成为皇帝,后来成为唐敏皇帝。李从厚、朱宏昭和冯云有立功,缺乏谋臣。他们不得不依靠信任他们,把政治事务交给他们。朱宏昭和冯云看到各地的节奏使他们强大。由于担心他们会威胁朝廷,他们建议李从厚削减附庸并获得同意。
应顺元年(934年),朱宏昭和冯云认为凤翔节使李从可(李从厚义兄)和河东节使石敬堂(李从厚姐夫)努力工作,名声大,对朝廷威胁大,于是决定主要削弱李、石,将李从可调为河东节使,石敬堂为成德节使。李从可非常害怕这一点,担心朱宏昭和冯云会借此机会摆脱自己,于是他们开始反叛。
三、兄弟相残
当李从厚听说李从珂叛乱时,他急忙把王思同留在西京。王思同进展顺利,包围了凤翔。李从珂知道凤翔的城市很小,不能坚持很长时间,所以他向王思同的军队哭诉朝廷对他不公平。王思同的军队大多是李从珂的旧部门。他们已经同情李从珂了,所以他们抛弃了王思同,避难了李从珂。王思同不得不抛弃军队逃跑。
听到李从厚的失败,李从可对朱宏昭、冯云等大臣哭了起来:“我少年即位,把大事交给你处理,兄弟之间没有隔阂。你们主削藩,我也不好意思反对,怎么会发展到这一点?最好亲自去凤翔,推荐义兄李从科为帝,然后安心回封地当藩王。朱宏昭和冯云不知所措,没有回答。康义诚回答说:“西征大军的惨败,全是王思同指挥不力。现在朝廷兵将众多,完全不用怕李从科,臣要求统军征服李从科。”
[img]95287[/img]
在康义诚的多次坚决要求下,李从厚命令他带领军队西征,并拿出大量金银财宝奖励士兵。马军指挥朱洪实发现康义诚居心不良,可能带领军队反叛,并指责他有叛乱的心,因此两人发生了争执。然后他们都告诉李从厚,对方反叛了。李从厚分不清他们说的是真是假,所以他选择相信康义诚,杀死朱洪实。
四、死亡
李从克率军反击,一路顺利进行。康义成率军西征。结果,他的士气一路不稳定,他的士兵们不断投奔李从克。康义成看到大势已去,也向李从克投降,使李从克接近洛阳。李从厚听说李从克率军杀人,不得不弃城逃跑。朱宏昭自杀,冯云被背叛的禁军杀害。
李从厚一路逃到卫州,遇到石敬堂,便哭着对他说:“李从可危害国家,康义诚率军反叛,希望姐夫能帮我,共同恢复国家。石敬堂回答说:“卫州刺史王宏治很有策略,可以和他商量。因此,石敬堂向王宏治询问了对策。王宏治认为,李从厚逃往洛阳的侍卫只有50多名,但没有一位朝廷大臣跟随,不可能重新夺取王位。于是石敬佬把李从厚囚禁起来,把他的侍卫全部处死,然后去洛阳朝拜李从珂。
4月,李从可进入洛阳,成为皇帝。他先废李从厚为鄂王,很快派人处死。李从厚死时不到20岁,在位仅4个月,成为五代中最短的皇帝。
总的来说,后唐政局混乱,节度使权力过大,对朝廷构成巨大威胁。李从厚年轻,没有威望,无法震惊各地的节度使。与此同时,他也缺乏谋臣的心腹,不得不依靠禁军将领来维持统治。结果,他犯了一个错误,很快就失败了。
李从厚的身份是什么?他的一生是什么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