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后还能活着回来?原因是什么?

俗话说,一将无能,累死千军。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文章。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发生了一起震惊明朝的大事件,即“土木堡之变”。

[img]94848[/img]

大明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受权宦王振鼓励,在土木堡被瓦拉俘虏,数十万明军土崩瓦解。

明英宗被俘后不到三天,明朝宣布其弟弟朱祁钰为监国。

九月初,为了不被瓦拉威胁,朱祁钰登上了王位,为景泰帝(南明时上庙号为明代宗),明英宗被遥尊为太上帝。

10月,瓦拉军队带着明英宗来到北京。在于谦的指挥下,明朝军民赢得了北京保卫战。瓦拉看到明朝不能妥协和让步,但他别无选择,只能回到海关。

第二年,即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秋,瓦拉将明英宗放回明朝。

除了让明英宗回去,还有两种选择:杀戮和长期关押。但是瓦拉为什么要让明英宗活着回到明朝呢?

其实这也是瓦拉的无奈之举。

一开始俘虏明英宗的瓦拉一定欣喜若狂,皇帝都被抓了。政治、财富、领土等大量利益不容易获得?

但明朝的官员们转过头,重新建立了一位新皇帝,以示不妥协,更不用说割地换回明英宗了,甚至不想给赎金。

这迫使瓦拉强攻北京,但又失败了,捏在手里的明英宗不再是奇货可居,而是鸡肋。

杀死明英宗肯定不行。瓦拉虽然在“土木堡之变”中击败了明军,但也击败了北京,但整体实力远远弱于明朝。

是的,瓦拉只是蒙元帝国分裂的一部分。他不能代表整个蒙古草原,也不能整合所有蒙古部众对抗明朝。

如果杀了明英宗,就是强迫明朝把瓦拉当成死敌。

明朝不需要派军队征服瓦拉,只需要切断与瓦拉的相互城市,切断瓦拉的盐、茶、铁等物资供应,瓦拉会头疼,甚至有死亡的危险。

明朝可以加大对蒙古其他部落的支持力度,在切断瓦刺供应相关物资的同时,向他们出口盐、茶、铁或其他战略物资,并利用瓦刺等敌对力量对付瓦刺。

这样,瓦拉就会非常被动,除非瓦拉有足够的力量统一整个蒙古草原,与整个蒙古草原作斗争,否则瓦拉就不会成为明朝的死敌。

[img]94849[/img]

作为瓦拉掌权人的政治筹码和功绩,长期关押明英宗是不可取的。

明朝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受到任何威胁,瓦拉也不像300年前的“靖康之变”那样,金朝对南宋有一定的武力优势。

明朝不是南宋。虽然继承王位的景泰皇帝也担心明英宗会回来和他争夺王位,但明朝的大臣们不是秦桧,也不会允许景泰皇帝以明朝的利益换取明英宗被囚禁或杀害。

最重要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驱逐蒙元,口号是“驱逐胡俘,恢复中国”。他的后代不能与任何“胡俘”妥协,这是明朝建立国家的基础。

归根结底,瓦拉的实力不足以让明朝害怕,明朝的官僚集团和人民也不会接受对外国人的让步和妥协。

瓦拉把明英宗留在手里,最多只是让明英宗的继任者景泰帝偶尔睡不着。

很难说景泰帝在明朝和瓦拉之间的外交上有多大的话语权。

景泰皇帝希望他的儿子取代明英宗的儿子作为王子。他几乎不能通过贿赂满朝大臣来成功。如果他以国家利益换取自己的利益,没有人会支持他。

对于当时的瓦刺统治者来说,他也面临着与蒙古鞑靼部争夺蒙古草原老板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因此他不能冒犯明朝而死。

既然什么都得不到,又不想和明朝成为死敌,就只能把明英宗放回去。

把明英宗完好无损地放回去,即使得不到想要的、看得见的政治、财富和地盘利益,明朝的目光也能暂时从“土木堡变”的耻辱中移开。

当然,瓦拉放回明英宗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缓和与明朝的关系,不中断双方的物资交流,继续获得一些不可或缺的物资。

明英宗回国后,毫无疑问,明朝将面临两位皇帝之间的斗争,暂时忽视对瓦拉的报复。

这样,瓦拉统治者首先可以专注于其他蒙古部落的挑战,试图成为蒙古草原的主人,然后与明朝竞争。

明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后,瓦拉对蒙古鞑靼部发动战争。击败鞑靼部后,瓦拉首领也自称“天圣大汗”。

尽管也先的野心只持续了两年,明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也先被暗杀。

然而,它也短暂地成为了“天圣可汗”,并迈出了统一蒙古草原的步伐。它离不开与明朝关系的缓和,因为它被释放回明英宗,也离不开明朝因为第二位皇帝之争而暂时离开瓦拉。

否则,如果把明英宗留在手里,就要好吃好喝,明朝的目光会一直盯着瓦拉,帮助鞑靼人在瓦拉和鞑靼人的斗争中捣乱瓦拉。

正如前面提到的,明朝不需要派兵一卒,只供应鞑靼物资,切断瓦拉的供应,或者陈兵盯着边界,瓦拉首领无法安心发动对鞑靼的战争。

[img]94850[/img]

@ 瓦拉当时唯一的选择就是让明英宗活着回到明朝。

至于主要当事人的明英宗,虽然他因暂时昏昏欲睡的决定而失去了敌国,但他的表现比300年前的宋徽宗和宋钦宗要好得多。

明英宗怕死吗?当然,他很害怕,但在瓦刺一年的囚禁生活中,他并没有像北宋两位亡国皇帝那样对瓦刺卑躬屈膝,也没有为了自己的脱身而交换国家利益。

“土木堡之变”扫地了明英宗的名誉,让明朝遭受了耻辱,但他毕竟是朱元璋的后代,知道什么比死亡更可怕。

仅此一点,明英宗就把自己从陷入深渊中拉了回来。

综上所述,瓦拉在俘虏明英宗后,不能强迫明朝付出任何利益,放回明英宗是唯一可行的方式。

明朝决定永不妥协,迅速拥立新皇帝后,明英宗变成了鸡肋。

杀人或长期关押,只能让瓦拉或瓦拉统治者宣扬武功,却得不到任何实际利益。

相反,蒙古草原因得罪明朝而失去更大的发展可能性,以换取明朝的报复。


为什么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后还能活着回来?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后还能活着回来?原因是什么?

,,,,,,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