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柴荣对赵匡胤很好。他为什么要夺取老柴家的国家?事实上,这不仅是赵匡胤想成为皇帝,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环境只能让他成为皇帝。谁让柴荣死得太早,他的儿子才7岁,无法应付当时复杂的政治局面。
一、天下未定,7岁的小皇帝根本无法结束五代十国的战争。
唐朝灭亡后,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太混乱了,各地的军阀都建立了分离政权。中原王朝也建立了五个。
五代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分别是:前蜀、后蜀、南平、南楚、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汉、北汉。
这么多割据政权,真的让人眼花缭乱,感觉突然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很明显,历史迫切需要一位秦始皇来拯救世界。
如果割据方能相安无事,那就算了。关键是大家都在身边,要么你吞并我,要么我偷袭你,战争永远不会停止。
[img]94733[/img]
这很麻烦。至少人们过着流离失所的艰难生活很长一段时间。统一世界的机会最大的是五代十国中的五个中原王朝。毕竟,他们都认为自己是继承前朝的。
后周,作为前四个王朝的继承者,他肩负着统一世界的重任。后周,世宗柴荣确实这么做了。他三征南唐,互相唱歌跳舞,自去皇帝。北征契丹,三战三捷,几乎收复了燕云十六州。
不幸的是,后周世宗柴荣短命,只当了6年皇帝,39岁就去世了。这就是他7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的原因。
当时情况就是这样。一个7岁的娃娃如何完成统一世界的事业?有人说,那就等吧。但是历史允许你等待吗?等13年,等柴宗训长到20岁,再考虑统一世界吗?
这是不可能的。后周的北方是强大的契丹和贪婪的北汉。他们与后周有血海深仇。后周的南方是南唐,他们忍辱负重,实力雄厚。他们也在等待机会。
说,只要柴宗训长大后,后周出现任何错误,这些政权就会果断瓜分后周。
显然,在乱世,小娃娃不可能成为天子。必须有一个强大的人带领后周集团完成统一事业。当时赵匡胤似乎是最合适的。
二、说他偷国没问题,但说他是大盗有点不合适。
无论如何,赵匡胤还是偷了老柴家的世界,这是没有跑的。即使他做得很漂亮,事情也是这样。他还偷了天空!
但问题是,老赵后来的行为并没有辜负他的责骂。我认为我们应该重新定义他:合理篡位。
哈哈,你为什么这么说?以后我们可以看看老赵的行为。
第一,老赵对后周宗室、大臣还是很善良的。
这是一场几乎没有流血的政变。你为什么这么说?整个政变过程只持续了两天。正月初一,老赵谎报军情,说北汉和契丹来了。正月初二,老赵带领禁军离开开开封。到了离开封40英里的陈桥驿,老赵喝醉了,第二天被黄袍加入,成为了皇帝。
整个过程可谓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在开封内应石守信、王审琦的帮助下,正月初三,老赵顺利接管后,周首都开封。
当时,卫兵和军队的第二任领导人韩通忠于柴宗训练。他一出去准备调动部队,就被王彦升一路追赶和砍倒。因此,韩通及其家人成为政变的唯一受害者。
老赵夺取后周集团领导权后,果断建立了宋朝。他对后周的皇室很好。柴荣的几个儿子没有杀死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他们都得到了应有的待遇。
此外,下周的官员们不仅留在了原来的职位上,还获得了各种奖励。这意味着除了皇帝和国号的变化外,其他一切都没有改变。问你,老赵是否善良?
第二,老赵成了五代十国的终结者。
[img]94734[/img]
如果你想戴上它的王冠,你必须承受它的重量。既然老赵夺取了后周的国家,成为了新一代中原王朝的君主,他就必须肩负起解决世界纠纷的重任。
这几乎成了每一位五代君主一生的野心,也是他们的政治理想。因此,老赵称帝后,开始继续实施柴荣遗留下来的战略计划,先南后北统一世界。
赵匡胤首先平定了李筠和李重进的混乱,然后开始接受其他割据政权。
南平、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都是老赵一手搞定的。老赵活着的时候,吴越国已经投降了。据说老赵当时只有两个遗憾,那就是北汉和燕云十六州。
这些表现基本上给出了完美的答案。老赵用实力告诉大家,你可以说我偷了,但是我偷了之后,我不只是在乎享受!五代十国真的是老赵一手结束的。
@ 老赵开始了建隆之治。
宋朝是一个非常低调的王朝。汉朝有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光武中兴等。唐朝有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开元盛世等。明朝有洪武盛世、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一堆著名的太平盛世,但宋朝的太平盛世却很少被提及。
事实上,从宋太祖赵匡胤这个时代开始,就已经进入了太平盛世,史称建隆之治。当然,它不是很有名。
@ 老赵注重民生。
赵匡胤迅速平定世界后,开始注重休养。他鼓励农业生产,修复水利,减少兵役,这很快使世界回到了唐玄宗开元时期的盛况。
@ 老赵将地方财权收回朝廷。
赵匡胤非常重视中央集权。例如,他下令将地方政府的所有收入收回朝廷,然后由朝廷分配如何使用这笔钱。这样做,地方政府很难形成分离局面。
此外,老赵还对军队进行了改革重组。
[img]94735[/img]
赵匡胤还改革了过去的禁军。过去,禁军分为两个部门,一个是殿前司,另一个是侍卫司。赵匡胤曾经是殿前司的老板,他叫殿前检查。当时侍卫司的老板是李重进。
说实话,这两个人都太强大了,很容易制作黄袍的戏剧。赵匡胤取消了这两个部门的一两位领导,改为枢密院统一管理。枢密院人多,基本都是文官。
调兵权属于枢密院,统兵权属于前三位将领,他将过去两个部门细化为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个部门。
这样做的好处是全世界只有皇帝一个人,同时也有调兵权和统兵权。调兵权属于一群文官,统兵权属于地位相对较低的都虞侯。这样做对中央集权非常有利,缺点是战斗力一塌糊涂。
@ 老赵设立了三权分立。
宰相实力很强。老赵没有摆脱宰相的想法,但也开始限制宰相的权力。他成立了参与政治事务、枢密使、三司使,分别负责民政、军政、财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大大削弱了宰相的权力。
在赵匡胤的治理下,大宋朝迎来了第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这个答案足以洗刷他盗窃国家的罪行。至于大道,就更不用说了。如果非要上网,隋文帝、唐太宗等一流明君将注定要失败!
柴荣对赵匡胤的恩重如山,他为什么要夺取老柴家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