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朱元璋想派兵消灭日本 为什么刘伯温阻止朱元璋?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看看的故事。

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朝,也是光复汉族文化不可或缺的时期。

明朝的建立可谓轰轰烈烈,但建国初期的大明却充满了挑战。

首先要面对的是需要重新组织的国际秩序。据说日本不服从明朝,反复杀戮,朱元璋几乎摧毁了日本。

然而,一代著名大臣刘伯温却通过自己的智慧劝阻了朱元璋。这不是刘伯温的仁慈,而是出于政治考虑。

那刘伯温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01明朝的建立

蒙古人在宋明之间建立的元朝。

[img]94529[/img]

与现在提到蒙古的蒙古人不同,他们会想到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蒙古人。当时,蒙古人还没有与中国融为一体,是一个真正的外国民族。

而且这些蒙古人可以善战,非常野蛮,对外部环境适应性很强。这也让他们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

摧毁了女真人建立的金国,也将残酷的铁蹄踏上了宋朝和其他国家的土地。

随着南宋国家的破裂,最后一位皇帝在陆秀夫的带领下跳下悬崖山,为自己的国家而死。这也代表了当时汉族政权的正式消亡,汉族人民迎来了98年的外国统治。

宋朝不仅遭到蒙古人的攻击,周边朝鲜半岛、日本甚至欧洲也经历了蒙古人的力量,所以他们向蒙古屈服。

蒙古也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宏伟帝国。北京也更名为“大都”,成为蒙古人的政治中心。

然而,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在历史舞台上只存在了不到一百年。原因是蒙古人懂得打江山,却不懂得守江山。

元朝只有98年,但皇帝迅速改变了十几代,导致元朝政策频繁发布,但长期未能持续,使得元朝政治从未走上成熟的道路。

而后期的幼主治国使权臣和外戚成为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从根本上动摇了元朝的政治基础。

[img]94530[/img]

此外,帝国毕竟是外族建立的,在国家境内不仅有蒙古人,还有汉人、色目人、高丽人。

蒙古人经常与其他民族的政策发生冲突,在帝国的中心产生强大的离心力。

与此同时,蒙古上层统治者锦衣玉食,铺张显赫,下层人民却常常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因此,元末,各地爆发了强大的农民起义军。其中,一个叫朱重八的人在一场又一场的战斗中崭露头角,逐渐成为最强大的力量。

公元1368年,朱重八更名为朱元璋,定都应天,国名大明,结束了元朝的统治。而汉族人民也随着蒙古人的逃离而重新洗刷了屈辱。

02明初的形势

虽然元朝灭亡,但蒙古人逃回家乡,继续在北方建立自己的政权,历史上被称为“北元”。

许多周边国家开始面临一个选择,那就是继续向北元臣服,或者向新成立的大明称臣。

首先,位于朝鲜半岛的高丽,迅速投入明朝的怀抱,正式成为明朝的附属国。

然而,这种君臣关系只持续了四年,新任高丽王王继位于恭王遇刺身亡之际。

[img]94531[/img]

这位新统治者不仅迅速与明朝交恶,还杀死了前往要马的明朝使臣。高丽人继续接受蒙古人的封印,穿着胡衣服,剃头发,胡说八道。

这时,朝鲜士大夫作为新兴力量出现了。为了在朝廷寻求影响力,他们主张向明朝称臣,手持兵权的李成桂开始崭露头角。

公元1388年,明朝与高丽发生铁岭卫争端,高丽不知死活活地向明朝出兵,而军队教练是李成桂。

李成桂知道这是拉拢明朝的好时机,干脆直接反水,驱逐高丽王的政权,建立朝鲜王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朝鲜立即向明朝屈服,不仅成为明朝数百年的“狗腿”,而且得到明朝的服务,开始了自己的文明时代。

琉球、安南、真腊、暹罗、占城、爪哇、苏禄国、满拉加、锡兰、吕宋、合猫包、美洛居、婆罗、古麻拉朗、冯嘉施兰、真腊等100多个小国也对中国表示忠诚。

但是有一个国家不安分,那就是日本。

03日本的态度

日本靠自己与中国隔海,认为中国天高皇帝远,可以为所欲为。

此外,日本当时的政权也非常不稳定。由于某些原因,日本迎来了南北朝动荡时期。

北方和南方各有两位天皇,北方以光明天皇为首,南方以启蒙天皇为首。对中国的态度也成为日本两股势力的角力点。

[img]94532[/img]

考虑到南方的启蒙皇帝更加正统和强大,朱元璋当时向南朝派出了七名使臣。

这七位使臣到达日本后,一方面要求日本向明朝屈服,同时也因为日本海盗频繁骚扰中国海域,训斥了当时的天皇和权臣怀良亲王。

怀良亲王等人不怕大明的威武,反而杀了其中五位使臣,并扣押了杨载等人。

这一举动可以说激怒了朱元璋。在朱元璋看来,日本只是一个学习和模仿中国文化的小国,敢于杀害明朝使臣,这是对明朝的公然挑衅。

怒不可遏的朱元璋立即下令出兵消灭日本,但此时旁边的名臣刘伯温却拦住了他。

刘伯温列举了朱元璋不能出兵日本的三个原因。

第一,经过多年的战争,国家已经筋疲力尽了。

[img]94533[/img]

目前最重要的是休息,安抚人民。如果这个时候还劳民伤财,很有可能再次爆发起义,这将极大地动摇国家。

第二个原因是战争需要很多钱。国库的空虚会使统治的基础不稳定,间接增加对人民的税收,增加人民的压力。

汉朝成立之初,皇帝甚至不能凑出同样颜色的马匹拉车,所以汉朝决定先安抚匈奴。

汉朝休养生息后,国富力强,不仅洗刷了和亲的屈辱,还使匈奴成为了自己的臣子。

最后一个原因是得不偿失。此时,日本正处于双方对峙的时期。如果我们攻打南方的启蒙皇帝,也相当于为北方势力做婚纱。

即使我们赢了,我们也不能及时管理这样一个遥远的地方。与其派兵劳民伤钱,不如等他们内战结束,明朝再派人算账。

[img]94534[/img]

听了刘伯温的话,朱元璋冷静下来,打消了出兵的想法。

不得不说,刘伯温确实是一个不会忽视人民的智者。

他的考虑是基于人民的安全和国家的稳定,这也使中国避免了一场不值得的战争,从而继续发展。

[img]94535[/img]

此外,一百年后,朱元璋心中的仇恨也消失了。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明朝军队协助朝鲜痛击日本军队,使日本长期不敢造次。

04结语

事实上,刘伯温的话现在也是为人处事的基础。

如今,许多人根本不考虑后果,以便尽快勇敢。只要他们觉得自己被冒犯了,他们就会和别人发生争执,或者两败俱伤。

有时我们可以在行动前冷静下来,现在从大局的角度来分析,这实际上可以避免许多不值得的纠纷。


朱元璋想派兵消灭日本 为什么刘伯温阻止朱元璋?朱元璋想派兵消灭日本 为什么刘伯温阻止朱元璋?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