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僧明早年担任新州防援,为卢安兴、卢子雄父子效力,后因卢子雄冤死而发动兵变,攻打广州,被陈霸先俘虏,便顺陈霸先。与陈霸一起,他先收复交州,攻杀元景仲,击灭兰裕,大败蔡路养,俘虏李迁仕,克平侯景,征求北齐,累立战功,官到南兖州刺史,封临江县侯。承圣三年(554年),病逝于江州,年仅46岁,死后为威。陈朝时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虽然杜僧明在陈朝建立之前就去世了,但他作为陈朝开国功臣享受了陈朝太庙。唐代史学家姚思廉在编修梁、陈两朝国史时,将杜僧明收入陈朝国史《陈书》,将他列为功臣第一。
[img]93308[/img]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杜僧明年轻时很勇敢,善于骑射。虽然他很矮,但他很勇敢。他与哥哥杜天合同,为广州南江监督卢安兴部将军。他与卢安兴平定俚语,并被授予新州防援。后来,他帮助他的儿子卢子雄。
征战交广
大同八年(542年)12月,交州刺史萧因州土豪李本作乱逃往广州。卢子雄是新州刺史,奉诏征求李本,受广州刺史萧英控制。当时岭南的瘴气正在蓬勃发展。卢子雄要求暂停出兵,但被萧英拒绝,不得不出军征求交州。杜僧明兄弟都随军出征。
卢子雄兵在大同九年(543年)前往合浦,因士卒严重受损,不得不引军退回。萧咨将卢子雄诬陷朝廷,称他与叛军勾结,故意停留。当年12月,梁武帝将卢子雄送到广州。卢子雄的冤死引起了杜天合、杜僧明、周文育等将领的不公。他们举兵叛乱,逮捕南江督察沈凯,攻打广州,想杀萧映,萧咨为卢子雄报仇。叛军发展迅速,迅速扩大到数万人。
大同十年(544年),高要太守陈霸率领3000名精兵奔赴广州,在广州城下破坏叛军。杜天合在乱军中被射杀。杜僧明和周文育都被陈霸先俘虏,于是投降陈霸先。从此,杜僧明留在陈霸先军,然后与他一起攻击李本。
中大同元年(546年),杜僧明与陈霸先讨平李贲之乱,收复交州。
[img]93309[/img]
预平侯景
太清三年(549年),侯景率军攻入建康,梁武帝死于台城,历史上被称为侯景之乱。广州刺史元景仲想响应侯景,被陈霸先攻杀。陈霸先迎宗室萧勃镇广州,然后讨平前高州刺史兰裕,趁机作乱。当时,杜僧明担任军队前锋,在讨平元景仲、兰裕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后来,陈霸先又命杜僧明和胡颖屯兵大禹岭,广结开兴地区的豪杰,准备北上勤王。但萧勃并不是勤王之意。陈霸先后将他送到江陵,表示愿意受湘东王萧解的约束。萧勃勾结南康土豪蔡路养,试图阻止陈霸先北上。
大宝元年(550年),陈霸先出兵北上,在南野地区大败蔡路养,进入南康。 杜僧明在战斗中因战马受伤,差点战死战场,幸好陈霸先驰救,方得脱难。当时,高州刺史李迁仕占据大皋,响应侯景。他进入赣石,接近南康。杜僧明和周文育率军迎战,大败李迁仕。李迁仕失去宁都,与当地土豪刘孝尚合作,再次攻打南康。杜僧明与周文育据守白口,与李迁仕对峙。
大宝二年(551年),杜僧明终于抓获了李迁仕,并将其送往南康斩首。不久,陈霸从南康出发,沿赣江北下。杜僧明留在西昌,并在总督安成和庐陵两县进行军事工作。他被任命为假日、清野将军和新州刺史,封锁了临江县子和300户食邑。后来,陈霸被崇拜为豫章的内史,驻扎在豫章。杜僧明再次赶往豫章,被陈霸授予军事政府长史。
承圣元年(552年),陈霸先自豫章出兵 ,以杜僧明为前锋,东求建康。杜僧明连战皆捷,兵到蔡洲时烧毁叛军战船。是年,侯景败亡,侯景之乱平息。萧一遂在江陵称帝,历史上称梁元帝。杜僧明带领晋陵太守,进入临江县侯爵,食邑500户。
[img]93310[/img]
病逝江州
承盛三年(554年),杜僧明与陈霸先渡江北,打算收复被北齐占领的广陵,进拜使持节,晋升为通直散骑常侍、平北将军。 当时,东方光在宿预发动反齐起义。杜僧明率军前往宿预,支援东方光,击败前来镇压义军的北齐将军王球。 年底,西魏攻打江陵。杜僧明随侯瑜率军西进,救江陵,途中在江州病逝,年仅46岁,追赠散骑常侍,后名威侯。
永定元年(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建立陈朝,史称陈武帝。虽然杜僧明已经去世,但他仍然被认为是陈朝的开国英雄。
永定三年(559年),陈霸先病逝,侄子陈庚即位,史称陈文帝。杜僧明被追为开府仪同三司。
天嘉二年(561年),陈霸先与侯宇、周文育、胡颖、陈拟一起享受太庙,附祭于高祖(武帝)庙。
杜僧明:南朝梁时期著名将领,以陈朝开国功臣的身份享受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