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门提督,权力巨大,关上城门就能造反吗?
根据《清史稿·职官志》记载,九门提督“统领九门管钥,统帅八旗步军五营将军,周伟回归,肃靖京邑”。从这个角度来看,九门提督具有警察和军队的职能,基本上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公安局长和北京驻军司令。
嘉庆皇帝亲政前,九门提督的品秩为正二品;扳倒小沈阳后,嘉庆皇帝意识到九门提督的重要性,将其品秩提升为从一品。
[img]92577[/img]
清朝的“九门提督”有多重要?
康熙皇帝死后,如果没有九门提督隆科多的全力支持,皇四子胤祯就不能成为雍正皇帝,清朝的历史可能会被彻底改写;
乾隆皇帝死后,如果嘉庆皇帝没有及时解除小沈阳的九门提督职务,很难说君臣之间的决斗结果。
九门督察负责北京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的守卫和门禁;同时,他肩负着北京师范大学的重要警卫和公共安全责任;领导部门包括八旗步军营、巡逻五营、内外城市十六门管理机构和白塔山信炮管理部门。此外,衙门总部拥有人员和马匹,军队长期保持在3万人左右,人员精干,装备精良。
[img]92578[/img]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九门提督的支持,基本上不可能实现皇权的稳定和朝廷的稳定。
既然九门提督的权力巨大,是不是说九门提督只要关闭内城九门,就能控制整个京师,甚至直接造反?
事实上,清朝皇帝更了解九门提督的关键和重要性,以及他手中的强大力量可以直接威胁皇权。@ 自九门提督成立以来,就对其进行了有效的防控手段和防范措施,这也是清朝九门提督从不敢造反的主要原因之一。
制约手段
虽然清朝的“九门提督”是从一品到同一品的兵部尚书,但朝廷规定,九门提督属于兵部尚书的管辖和控制。也就是说,九门提督必须经兵部尚书同意,才能任免本部官员,配送后勤粮草,调动武装力量。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兵部尚书,九门提督甚至连军队集结都做不到,更别说造反所需的后勤保障和武器配送了。这样,九门提督的造反计划还能成功吗?
[img]92579[/img]
清兵部尚书令牌
提防措施
除了兵部尚书的有效制约外,九门督察手中的武装力量也不是京师内垣的唯一地方。顺天府、五城御史、五城兵马司,特别是驻扎在京师周围的八旗驻军,不仅有机地形成了整个京城的拱卫体系,而且可以相互制衡和监督。
如果九门督察能够避开部长的视线,成功发动政变,攻击紫禁城。别忘了,紫禁城有3000多名战斗力极强的内部侍卫。这些行政水平较高的高级保镖要么来自上三旗的贵族家庭,要么来自八旗勋臣。换句话说,成千上万的内部侍卫不是简单的宫廷守卫,而是影响了几乎所有满洲八旗的强大力量。
[img]92580[/img]
守卫皇帝狩猎的大内侍卫
一旦九门督察打算进攻紫禁城,3000多名大内侍卫坚守,就可以等待顺天府、五城御史、五城兵马司甚至八旗驻军的增援;同时,居住在北京内垣的满洲八旗家族也将迅速聚集战斗力强的武装力量,如家丁、护院、护卫等,以增援。更重要的是,驻扎在丰台和西山的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也将立即聚集在一起,迅速对京城九门发起攻击。
这样的武装力量配置,这样的防范措施,九门提督如果还想造反,基本上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最重要的是,皇帝对九门提督的选择非常谨慎。在整个清朝,只有一名汉族官员蒋林照担任九门提督,但他只是一名“不授予实际职责”的记名提督。此外,清朝的九门提督都是皇室宗族、皇室亲属或满族贵族。换句话说,能够担任九门提督的官员都是经过考验、审查和深受皇帝信任和依赖的近代大臣。
也就是说,九门提督造反的可能性从选择官职人选开始就被限制在最低限度。
[img]92581[/img]
时任九门提督-隆科多
后记
总的来说,清朝的“九门提督”没有造反心思,也没有成功的可能。@ 即使九门提督手中有巨大的权力,也只是皇帝牢牢控制和捍卫北京大师的工具。与当地提督相比,九门提督虽然地位高,权力大,但受到皇帝的严格控制和警惕,但并不舒服,也不容易。
所谓“有得有失”,九门提督在天子脚下工作,肩负着捍卫京师的重任,必然会受到朝廷的控制和制约。这种从成立之初就赋予了巨大权力的官职,是最不容易造反、造反、成功的地方。
从这个角度来看,清朝能够稳定统治中原200多年,并非历史偶然。官方制度的完整、科学、先进的制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清史稿·职官志》
九门提督要关上城门就能造反吗? 真相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