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种师中:北宋末年名将,因得不到救援而战死沙场

熟悉《水浒传》的人应该对“老种经略相公”、“小种经略相公”有一些印象。英雄们经常提到这两个人。九纹龙史进的老师王进避难在老种经略相公的指挥下,而鲁智深则在小种经略相公的指挥下提管。这两个人指的是北宋末年著名将军种师道和种师兄弟。他们都曾担任“经略安抚使”。他们是边疆的军镇大员,负责边疆军民行政的最高官员,权力很大。

种族兄弟的祖父种世衡创立了种族军队。种族三代将军在西方军队中根深蒂固,长期守卫西北边境。种族大师道是这一代中年龄最大的。早年,他拜访了当时关中大儒张载的门。他成为了一名官员。后来,他弃文从武。他是一位真正的军事和政治天才。种族大师不如兄弟出名,但他对朝廷的忠诚度很高。他非常依赖和信任友谊军队和下属。

[img]92279[/img]

种子师出生在一个世代将军之家,从小就在军营里长大,从军后长期驻扎在宋朝西北边境。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分两路攻打宋朝,东路直接进入首都东京,西路兵指太原。靖康元年(1126年)初,金兵第一次围困东京时,种子师带兵来得晚了一点。金兵在到达东京之前就被撤走了,种子师带领2万宋军驻扎在滑州。

靖康元年二月,金兵西路军围攻太原、中山、河间三地,北宋朝廷命令姚古率军救援太原,种师中率军救援中山、河间。种师率军渡过黄河后,发现西路军主教练严宗翰主力军已经向南掠夺,只留下副将军围困太原。种师建议宋钦宗出其不意地攻打劫掠的严宗翰部,但朝廷认为他的建议不能成功,也不同意。后来,虽然姚古部收复了隆德和威胜,但他们没有达到解决太原周围问题的目的。种植者成功穿越黄河后,他们没有遇到金兵的主力军。整个军事行动朝廷错误地估计了金兵的部署,徒劳无功。

[img]92280[/img]

靖康元年5月,北宋朝廷再次组织军队救援太原,兵分三路,以种师中兵出井兴,姚古部走长治,张浩则部在汾州北上。然而,在真正的行动之后,只有种植者一路迅速前进。由于另外两条路没有跟上,种植者担心他们会被金兵独自攻击,所以他们在真正的驻扎中静静地等待着另外两支军队的到来。此时完颜宗翰正在云中避暑,他让部将们就近放牧。北宋朝廷发现这种情况后,误以为金军准备撤退,多次催促种师进兵,甚至指责他手里拿着重兵,却停下来观望。种子师不行,只好请另外两支军队在太原城下会师,一起对抗金兵,解围太原城,自己的部队轻装前进,连行李、粮草等都没带多少。

[img]92281[/img]

种师中率领部将一路战斗推向山西榆次,距太原城也有百里之遥。然而,另外两路人马都金兵的疑军裹足不前,种师中的军队已经粮草不足,现在却成了孤军。种子师中部苦苦前行。当他被迫撤退到杀熊岭时,他再次被金军重兵包围。宋军孤立无助,粮草短缺,士气低落。在种子师中,他带领只剩下100多名士兵拼命作战。最后,种子师受了重伤,死在战场上,为国家捐躯。作为北宋著名的种师,他的死极大地影响了宋军的士气。各部门士兵畏战情绪高涨,为北宋灭亡奠定了基础。

在救援太原的过程中,北宋派遣了当时最精锐的部队。然而,由于李刚等主战派指挥失误,种子师死于战争。北宋剩余的军事力量也耗尽了,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种师中:北宋末年名将,因得不到救援而战死沙场种师:北宋末年名将因得不到救援而战死沙场

,,,,,,,

  • 石守信为何堕落?石守信的堕落与赵匡胤有关吗
  • 因“杯酒释兵权”事件而留名青史的北宋名将石守信,曾是后周禁军的主要将领之一,在抗击北汉和征伐南唐的众多战役中屡立功勋。...

  • 北宋大臣黄潜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黄潜善
  •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符三年(1100年)...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北宋宰相曾布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曾布有子孙后代吗
  •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中书舍人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

  • 北宋浪子宰相李邦彦:是靖康之耻的导火线
  • 在宋徽宗赵霁的“朋友群”中,除了王福,还有一位著名的“浪子宰相”。“浪子宰相”虽然是人们给他起的绰号,但他真的是当代宰相,...

  • 北宋寇准背靴是什么典故?寇准有哪些方面作为
  • 寇准是一位有名的北宋政治家和诗人,他从小饱读诗书勤奋好学,历史记载曾十几岁就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他出生于官宦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