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古代公主和格格有什么区别? 两人之间谁的地位更高?

也是皇帝的女儿,格格和公主有什么区别,给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

《还珠格格》、《甄嬛传》是一部著名的历史古装剧。例如,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当我看《还珠格格》时,紫薇和燕子(燕子和紫薇交换身份)都是金枝玉叶的“格格”,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

当我长大后,我知道紫薇和小燕子都是皇帝的女儿,所以他们被称为“格格”。然而,在《后妃入宫》、《大明宫词》等历史古装剧中,皇帝的女儿被称为“公主”,王子的女儿被称为“君主”。

毕竟电视剧是影视作品,历史细节还有待研究。从历史记载的相关内容来看,他们也是皇帝的女儿。“格格”和“公主”有什么区别?君主的身份是什么?三者之间,谁的地位更高?

[img]91301[/img]

让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格格”的起源。清朝统治者爱新觉罗家族是关外女真族的后裔。清朝的前身“后金”在入关前保留了许多少数部落的习俗,这反映在他们的名字上。

比如清太祖努尔哈赤也叫“国君”,努尔哈赤的长女叫“东果格格”,次女叫“嫩哲格格”。“格格”这个词在满语中有女孩和大小姐的意思。

努尔哈赤死后,清太宗皇太极即位。皇太极在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效仿明制,称女儿为“公主”。并规定皇后生的女儿称为“固伦公主”,其他贵妃生的女儿和皇后养女统称为“和硕公主”。

“格格”这个词被下放,成为贵族女王的称号。在许多清代古装剧中,出身非凡的女性被下属称为“格格”。

由于清八旗是满族后裔,许多皇家称谓在清初仍保留着浓厚的满族风格。

亲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的女儿,从皇太极改“公主”和“格格”的称谓开始,就可以称之为“格格”。

根据母亲的不同等级,只有皇室生下的孩子通常被封为固伦和硕公主。

“清澈的帐篷钞”:“亲王的女儿被称为君主,君王和贝子、贝勒和辅国公的女儿被称为县主。但是,除了公主,虽然有君主和县主的资格,但如果没有正式的封号,都统称为格格。一般来说,被称为格格的人大多处于次女以下。如果他们是长女,很少有人没有正式的头衔。

就这样,琼瑶阿姨把皇帝的女儿统称为“格格”并不准确。至少在乾隆时期,紫薇和燕子应该属于和硕公主的范畴。

当然,“格格”有时也被用来尊称其他地位高贵的女性。例如,苏麻喇姑(孝庄文皇后的侍女曾抚养康熙皇帝)被称为“苏麻喇额涅(母亲)格格”。

[img]91302[/img]

清朝亲王的妾有时被称为格格,位于侧福晋和舒福晋之下。据《清史稿》记载,雍正帝孝圣宪皇后“年十三,事世宗潜宅,格格”,其他没有正式标题的贵族女性可以称为格格。

历史上也有例外。乾隆的第10个女儿(十公主)虽然只是妃子出生的,但从小就受到乾隆的青睐。乾隆打破常规,把她封为“固伦公主”。这只是一个单独的例子,没有太多的参考。

说完“格格”的由来,再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君主”。“君主”一词最早诞生于东汉,发展壮大于隋唐。唐代,王子的女儿将被命名为“君主”,这在《唐六典》中有明确的记载。

《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外命妇制:皇姑封长公主,皇姐妹封长公主,皇女封公主,都视为一品;皇太子的女儿封君主,视为一品;王的女儿封县主,视为二品。”

到了宋代,除了皇太子和亲王的女儿会被封为“郡主”,为国家做出汗马功劳的忠良之后,也可以破例被封为“郡主”。

[img]91303[/img]

唐朝被摧毁,赵匡胤建立了北宋政权。宋朝贫穷弱小,地理上存在先天劣势。赵家皇帝经常用这些虚名来赢得功臣。在宋朝历史上,许多边境将军的女儿被中央朝廷称为“郡主”。

在电视剧《知不知道》中,有一个“平宁公主”。虽然历史上没有平宁公主的原型,应该是虚构的角色,但这样的角色安排也符合历史环境。

到了明朝,“郡主”多指亲王之女。清朝继承明制,顺治十七年(即公元1660年),顺治皇帝再次明确,亲王之女为和硕格格,“君主”。多罗格格格被称为世子和郡王之女,汉名为县主。多罗贝勒的女儿,多罗格格,汉名君君。贝子的女儿,叫做固山格格,汉名县君。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格格,汉名乡君。公以下女性,俱称宗女。

就这样,“郡主”一词始于东汉,起源于唐宋,直到明清,大多是亲王和功臣之后的专属称谓,地位也是非贵即富。

[img]91304[/img]

前面我们简单提到,清太宗太极称皇帝自己的女儿为“公主”,“格格”一词从清朝皇室淡出。顺治皇帝福临即位后,为了区分“公主”水平,对其进行了更详细的划分。比如皇后和皇帝生的女儿被封为固伦公主,其他贵妃生的女儿被称为和硕公主。

为了结婚,或者皇帝宠坏了一个女儿,有时他会把其他家庭和妃子的女儿称为固伦公主。这就像唐朝一样,文成和金城公主最初是家庭的女儿(与皇帝没有多少血缘关系,属于家庭的子女)。出于政治婚姻的需要,他们被封为“公主”,远嫁塞北。

清朝也有这样的先例。上面提到的固伦和孝公主也是乾隆最喜欢的第十个女人,应该被封为和硕公主。没办法。谁让乾隆把她当成掌上明珠,就破例封她为固伦和孝公主,小沈阳的儿子丰绅殷德。

在290多年的清朝历史中,除了固伦和孝公主,还有清末咸丰帝的异母弟弟和恭亲王奕欣的长女,也被破例书封为荣寿固伦公主。

除了这两个特例,固伦公主是女王的女儿,她的地位非常高贵,相当于和硕王子。和硕公主相当于和硕王子,她的等级比固伦公主低。从字面上看,固伦在满语中代表国家,而和硕是地方。

[img]91305[/img]

此外,固伦公主的服饰比硕公主贵,固伦公主可以用金黄色作为服饰,两者的朝冠、服饰,都有很大的不同。

介绍完“格格”后,介绍完“格格”、“郡主”和“公主”这三个头衔的由来,相信大家都应该对这三个头衔之间,谁的地位更高,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说白了,“公主”是皇室近亲生的女儿,属于金枝玉叶,“君主”一般指亲王的女儿,“格格”是清朝才有的特殊称谓。

只是随着朝代的不同,当权人的思想,包括习俗的差异,与“郡主”有关、“公主”、“格格”这三个称谓,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方向。有一种说法是“没有规则,没有方圆”。

皇帝和王子是整个国家最高贵的贵族,他们的女儿必须不同于普通人。因此,统治者将人为地创造这些独家头衔,以突出皇室地位的尊严。

[img]91306[/img]

“格格”和“公主”都是封建时期的特殊产物,代表着不同时代环境发展和文化模式的丰富多彩。这些虽然是封建糟粕,但也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至于《还珠格格》、《甄嬛传》、古装剧《大明宫词》中的“格格”、“公主”、“郡主”的称谓也混淆了公众,不符合历史记载。

以后看古装剧的时候,千万不要太相信剧情。要搞清楚这些古装剧背后的由来,还是要从正史中寻找答案。


古代公主和格格有什么区别? 两人之间谁的地位更高?古代公主和格格有什么区别? 两人之间谁的地位更高?

,,,,,,

  • 谁是揭秘史上嫁得最远的公主?等待国王死亡
  • 说到中国古代著名的外国人,马可波罗可谓榜上有名,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举世闻名。这位13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17岁...

  • 揭秘:中国历史上首位远嫁外番的正牌公主是谁?
  • 战场上打不过人家,军事上依赖人家,政治上需要人家,就用“和亲”的办法来解围,来拖延,来笼络,是让不少汉族帝王迫不得已而...

  • 长平公主:末世烽烟时生于帝王家心力交瘁而死
  • 1644年,长平公主才15岁,正是花样年华,她喜欢诗文,懂得针线烹饪,这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女孩子。可是在这一年...

  • 历史上最具特色的九位中国公主 揭秘最传奇的公主
  • 随着迪士尼电影《灰姑娘》的上映,世界掀起了“公主梦”的热潮。然而,在现实历史中,公主并不都是浪漫故事的主角。今天,让我...

  • 揭露清朝最漂亮的格格完颜立童记 看起来像周冬雨
  • 爱新觉罗·玉朗的孙女《完颜立童记》(又称“王敏彤”)。父亲是完颜立贤(军机大臣完颜崇厚的孙子),母亲是爱新觉罗恒慧。家里的长...

  • 勤俭皇帝:为什么赵匡胤不允许公主穿新衣服?
  • 宋太祖赵匡胤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家庭。他早年经历了人生的坎坷,对社会底层人民的疾苦有了很好的了解。他决心用自己的努力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