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真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六个儿子,洪武三年,被封为楚王。这是今天给大家讲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洪武30年(1397年),楚王朱震带兵攻打古州洞蛮,但没有进兵,一直向父亲朱元璋索要兵马和工资。此前,朱震曾在洪武18年(1385年)大败洞蛮,斩首数万人。为什么朱震这次故意消极反叛?
[img]90510[/img]
一、出身显赫
濠州胡家有女守寡,太祖想接受,但母亲不服从。后来听说他在淮安随军,从来没有适合过人。太祖派人用书达平章赵君,请求。君用胡氏和母亲送来,太祖纳之,立为胡妃。(国初事迹)
直到24年3月3日(1364年4月5日),朱桢出生于应天府,是吴王朱元璋和胡充妃的儿子。胡氏原本是寡妇,但朱元璋两次求婚后才把她当妾室。可见胡充妃很漂亮,很受朱元璋的欢迎。
朱震出生前夕,朱元璋刚刚摧毁了陈友谅的残部,逐渐统一了江南。朱元璋对儿子的出生非常高兴,说他长大后会给他刚刚夺走的楚地封印。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将诸子封为王,皇六子朱震被封为楚王。
二、被封楚王
朱震出生在一个皇室,所以他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勤奋好学。他特别喜欢两篇文章:《皇家注射洪范》和《大宝座》,把它们当作自己的座右铭。这两篇文章都建议君主如何治理国家和政治。由此可见,朱震在很小的时候就有很强的自律能力,知道自己应该承担起藩王的重任。
朱元璋也非常重视王子的军事教育。为了提高王子领兵作战的能力,让他们将来独自一人,他们让朱震和秦王朱贤、燕王朱迪、齐王朱朱等兄弟到家乡凤阳训练,接受军事经验。
[img]90511[/img]
洪武十二年(1379年),朱震娶了大都督府都督事王的女王。结婚创业后,朱震去藩地的日子不远了。洪武十四年(1381年),17岁的朱震快成年了,朱元璋让他去封地武昌府就藩。
三、平定洞蛮
思州诸洞蛮乱,命信国公汤,为将军将军将军,江夏侯周德兴为副帅,师从楚王真讨之。当时蛮寇出没不正常,闻王师至,经常躲在山谷里,退则复出抄袭。与等师到达其他地方时,恐蛮人惊呆了,甚至在诸洞里分屯立栅,与蛮民杂耕,使其毫无疑问。久而久之,以计擒其渠魁,余党悉溃,师还,留兵镇。(明实录·卷172)
洪武18年(1385年),思州发生叛乱。为了训练朱震,朱元璋任命他为平叛教练,任命信国公汤和将军为将军。江夏侯周德兴为副将军,跟随他平叛。
唐河和周德兴都是跟随朱元璋的老将。作为王子,朱震自然没有太多的军事经验,所以他们谦虚地问他们破敌的策略。唐河知道洞对地形很熟悉,擅长游击,所以他建议在洞里建一个营地,和野蛮一起耕种,以减少他们的警惕。
朱震听了,立即按照汤和的计划行事。然后洞蛮逐渐减轻了对明军的警惕,停止了防备。朱震趁机发动突袭,活捉了洞蛮首领,打败了洞蛮剩下的部分,平息了叛乱。然后朱震带兵消灭了侵犯古州的洞蛮吴面,俘虏了4万多人。
三十年来,古州蛮叛,帝命真帅师,湘王柏为副,前往。甄请了30万元,但他没有亲自参军。皇帝批评他,命城铜鼓卫而归。(明史朱真传)
洪武三十年(1397年),古州洞蛮反叛,朱元璋命令朱震与湘王朱柏带兵征服。此前,朱元璋为了铲除淮西的荣誉,杀死了朱柏的岳父王比,并在一件小事上杀死了胡。他没有让朱震为母亲收集尸体。朱震讨厌父亲朱元璋的残忍行为,故意拖延士兵。
后来,朱震要求调用朝廷士兵和马来增援自己,理由是他的政府护卫不足以平叛。朱元璋听了很不高兴,认为朱震不需要护卫,但他不得不征用额外的朝廷士兵和马来西亚,所以他斥责并要求他迅速进军平叛。后来,朱元璋仍然担心朱震,所以他派了成千上万的官兵来帮助朱震平叛。
[img]90512[/img]
不久,朱震要求朱元璋分配30万块粮食石头,理由是粮食和工资不足。朱元璋非常生气,斥责朱震领兵10万元。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消灭不了这个小洞,并命令他在一个月内平息叛乱,否则他会派另一位教练来接替他。然后朱元璋撤回了朱震和朱柏的职务,并惩罚他们修理铜和卫兵。
四、晚年善终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建文皇帝朱允炆即位,试图削藩。朱真平时谨慎,善待人民,没有任何不良行为,避免了侄子朱允炆的猜疑和削藩。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迪成功夺位,朱震迅速表示支持,深受朱迪厚待,升任宗正。朱震死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
朱祯是谁?他和朱元璋的关系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