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王凌选择投降司马懿?是因为害怕吗?

嘉平三年来,曹魏太尉王玲对司马懿的专权不满,并计划在淮南反抗。但在王玲开始军队之前,他在司马懿的威慑下主动投降。既然王玲知道曹爽是被司马懿杀死的,他为什么要向曹爽学习,他坐着不反抗

一、出身名门

建宁五年(172年),王玲出生在太原祁县的一个家庭,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因为太原的王是当时著名的家族,所以王玲年轻时在村里很有名,被称为天才。王玲长大后,跟随叔叔的弟子王云,在首都当官。

初平三年(192年),王允杀了权臣董卓,掌握了权力。但随后,董卓的老部门李珏等人攻入长安杀害王允。王凌不得不和哥哥王晨翻墙逃出长安,逃回家乡太原避难。后来,王凌因为出身出众、才华横溢,被太原县推荐为孝廉,成为发干县的县长。然后王凌升任中山太守,政绩突出,把当地治理井井有条。

二、为曹魏效力

建安十三年(208年),宰相曹操大力招聘人才提升实力,王凌被征召入府担任宰相府官员。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建魏,任命王凌为散骑常务。

黄三年(222年),兖州刺史王凌和征东将军张辽出广陵伐吴。当晚长江刮风,将吴将军吕范带领的船划到北岸搁浅。王凌带领军队趁机发动攻击,击败了吴军。曹丕大喜,于是将王凌封为宜城亭侯和建武将军,并将他调到青州刺史。

[img]90089[/img]

当时,青州沿海地区屡遭战乱,民生枯萎,法律法规失败。王凌发布法律,实施教育,惩恶扬善,并严格执行。最后,在青州大治,人们称赞了王凌。

太和两年(228年),司马曹休轻信东吴鄱阳太守周鲷的诈降,带领军队接应。结果魏军在石亭惨败,曹休不得不仓促退役。吴军乘胜追上夹石,王玲带领下属拼命作战,击退吴军,掩护曹休逃跑。

随后,魏明帝看到王凌在战斗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于是将他调到扬州刺史,以防东吴。然后王凌把扬州治理得井井有条,得到了当地军民的一致好评。随后,王凌调任豫州刺史,在当地取得了巨大成就,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好评。

三、预防东吴

第一年(240年),王凌政绩优异,熟悉敌情,被任命为征东将军、都督扬州军事,全权负责防范东吴。第一年(241年),吴将全聪大规模入侵牡陂,王凌带领军队战斗,击退吴军。然后曹魏朝廷将王凌封为南乡侯和骑马将军,以奖励他的突出成就。

是时候让凌外侄狐愚以才为兖州刺史,屯平阿了。舅舅和典兵,淮南最重要的...司马宣王既杀曹爽,又进凌为太尉,假日。凌,愚密协计,称齐王不任天位,楚王彪长才,想欢迎立彪都许昌。(三国志·王凌传)

十年前(249年),太傅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夺权,曹魏大权落入司马懿手中。后来,为了吸引王玲,司马懿把他封为太尉。然而,王玲对司马懿夺权感到不满,所以他联系了他的侄子兖州刺史令狐愚,准备一起推翻司马懿。后来,他们认为曹芳皇帝已经成为司马懿的傀儡,所以他们决定把楚王曹彪(曹操的儿子)当作皇帝。

很快,令狐愚派使者联系曹彪,建议立他为皇帝。曹彪自然对司马懿夺权不满,于是同意了令狐愚的请求。但不久,令狐愚突然病逝,王光也反对父亲王玲另行废立。王玲别无选择,只能单独计划与司马懿打交道。

四、事败自杀

嘉平三年(251年),吴军堵水,王凌想趁机讨伐司马懿,于是假装以伐吴为名,要求全军备战。司马懿看穿了王凌的阴谋,下令反对。王凌无奈,于是派将军杨红联系兖州刺史黄华,让他和自己一起讨伐司马懿。但杨红和黄华认为王凌根本不是司马懿的对手,所以他们主动告诉司马懿。

[img]90090[/img]

凌阴谋滋滋,将军杨弘以废立起诉兖州刺史黄华,华、弘连以白太傅司马宣王命名。宣王将军乘水道讨凌,首先赦免凌罪,然后将尚书广东,将其作为书的隐喻,将军掩盖到100英尺。凌知道自己很穷,甚至乘船迎接宣王。他派了王宇来感谢他的罪行,并送了印章和战斧。(三国志王凌传)

不久,司马懿出兵讨伐王凌,假装赦免王凌,并要求王广写信劝说他的父亲王凌。然后司马懿带领军队出人意料地抵达扬州,吓得没有准备的王凌不知所措。后来,王凌冒险认为司马懿已经赦免了自己,他的儿子掌握在他手中,所以他选择不战而降。因此,他独自乘船迎接司马懿,并派他的下属王涛向他道歉,并交出了朝廷赐予的官方印章和符节。

司马懿的军队到达丘头,王玲绑着手等在水边。司马懿于是派人解开王玲的绳子,假装安慰他,归还他的官方印章和符节,并派人把他送到京都。但王玲仍然担心司马懿不会放过自己,故意派人向他要棺材钉。司马懿听了,立即派人给王玲钉棺材。

王玲知道司马懿一定会杀了自己,于是在项县贾悝jy的祠堂旁喊道:“贾悝jy,只有你知道我是大魏的忠臣!”然后王玲服毒自杀,临终前叹了口气,快80岁了,但她名声大噪。


为什么王凌选择投降司马懿?是因为害怕吗?为什么王凌选择投降司马懿?是因为害怕吗?

,,,,,,

  • 三国唯一的战神父子:孙坚和孙策驰骋江东
  • 乱世三国时期,英勇的战神很多,但战神有多短命,吕布死了。关羽、张飞等人虽然有后代,但后代与前辈的武力值相比打折太多,...

  • 凌统简介 三国时期,东吴顶梁柱偏将军凌统生活
  • 凌统(189-237,一说217),吴郡余杭(今浙江余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名气少,为人有国士之风,在多次战役中表...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