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是中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朝代,夏朝的都城曾经位于邓地。据《路史·国名记四》记载:“邓,仲康子国,楚之北境,史云阻之以邓林者,今南阳。所以杜佑以为禹都。“这就是唐代杜佑所描述的《通典》,邓被称为“禹都”,也就是其中之一;其次,从西安碑林现存的中国最早的石刻地图之一——《华夷地图》和北宋地理总志《太平环宇》的记载来看,也可以确定夏代的都城在邓。
夏朝邓地怎么会成为都城?原来大禹接替父亲枪治洪后,“劳身焦思,三过其家而不入。“终于想出了因势疏导的方法,而不是父亲修堤堵水的方法,把地上的洪水引入东海,消除了洪水。他治水有功,帝舜把天子之位传给了他。但到了大禹年老的时候,并没有把天子的位置禅给德高贤能的人,而是把天子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继位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成立。启也自然成为夏朝的第一代朝廷君主。然而,他并不像大禹那样“衣食无忧”,而是整天吃喝玩乐,放荡不安,让一个原本人安居乐业的夏朝充满怨声载道,危机四伏,历史上被称为“夏启荒政”。
启又传给了长子太康。这个浪荡的公子太康即位后,比启更糟糕。他从不问朝政,最后引起了公愤。一群以穷部落君长后羿为首的人驱逐出夏朝都城,跑到洛水地区过着流亡的生活。历史上称之为“太康失国”。“太康死后,他的弟弟仲康即位,但他只是徒劳无功。事实上,他和几个兄弟一起在洛水流浪。仲康死后,儿子继承王位时,后羿和韩卓正在争夺夏朝王位,长期战斗和杀戮。帝相不得不带着妻子逃到岳父有仍氏部族,直到生下儿子少康,长大成人即位后才中兴夏朝。自太康失国至少近百年以来,王权落在异族部落长手中。仲康流亡期间,韩卓击败后羿占领京都,篡夺夏朝王权。流亡的仲康帝与他的兄弟和同姓贵族达成了协议。他们都同意邓迪是一个繁荣的田地,便于储存实力,恢复夏朝基础,所以他把另一个雄心勃勃、能干的儿子封给了邓,并决定邓是夏朝的首都。邓地一直是夏朝的京都,直到少康中兴夏朝还都丘。仲康的后裔在邓地沃土经营了800多年,在这里辛辛苦苦繁衍生息。夏朝中兴以后,他们作为同姓属国屹立于诸候国之林。
夏朝首都:灌溉阳城(今登封)、安邑
司马迁曾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称赞邓国,是夏朝遗民居住的地方。夏人为政,崇尚忠诚朴实。到目前为止,邓州仍然保留着夏朝祖先的传统风尚。
夏朝都城在哪里?夏朝都城曾经位于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