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敏宁(1782年9月16日至1850年2月25日),即清宣宗,历史称道光帝,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敏宁(满语,穆林德:mín níng)他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也是清朝的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唯一以长子身份继承王位的皇帝。嘉庆皇帝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在位期间,清朝贫穷和虚弱。他努力挽救清朝的衰落,如整顿官治、整理盐政、通海运、平息张格尔叛乱、禁止鸦片等,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他自己也很节俭,勤于政府事务,但作为一个皇帝,他的资格不高,加上社会缺点,清朝在道光皇帝的统治时期进一步衰落,与西方的差距也越来越大。1842年,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并签署了《南京条约》,以侮辱国家。在接下来的十年里,道光帝苟安姑息,混日子,没有任何措施可以向西方学习和振兴王朝。
29年正月,道光在内外交迫中忧愁成病。刚开始勉强支持临朝办理政事。到第二年正月丙午日,病情恶化。他知道自己再也没有康复的希望了,于是迅速宣布宗人府宗令载泉、大臣载垣、端华、和尚格林沁、军机大臣穆彰阿、赛尚阿、何汝霖、内务府大臣文庆等。,并命令他们和太监一起从正大光明的牌匾上取下金盒,宣读诏书。诏书上宣布皇室信件:“皇帝六子怡是亲王,皇帝四子怡是皇太子。”中午,道光在圆明园慎德堂崩溃。
清道光皇帝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