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康、阮籍、山涛、向秀、刘玲、王戎、阮咸是竹林七贤。
活动区位于当时的山阳县,现在是河南辉县西北。
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不同,但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嵇康、阮籍、刘玲、阮咸一直主张老庄的学习,“越名教让自然”,山涛、王蓉则是好老庄,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的统一。他们在生活中不拘礼法,安静无为,聚众在竹林里喝酒,纵歌。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政治态度上的差异比较明显。虞康、阮籍、刘玲等仕魏对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司马氏集团执掌大权,已成替代。季康被杀后,向秀被迫出仕。阮咸入晋曾是散骑侍郎,但并不重视司马炎。起初,山涛“隐身自晦”,但40岁后出仕,投靠司马师,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高官。王荣是个卑鄙的人,名声最高。进入晋朝后,他长期以来一直是侍中、官部尚书、司徒等。历仕晋武帝、晋惠帝在八王之乱中依然优秀,不失地位。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是司马氏朝廷所不允许的,最后分崩离析:阮籍、刘玲、季康不与司马朝廷合作,季康被杀,阮籍假装逃离世界。王戎、山涛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终分散在西东。
竹林七贤名字的由来,东晋孙盛的《魏氏春秋》文云:“(季)康住在河内山阳县(今河南省焦作市东),游客们没有品尝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内秀、兄子咸、琅邪王蓉、沛人刘玲相处友好,游在竹林中,被称为七贤。”一般认为“竹林七贤”的名字与“竹林之下”的竹林之旅有关。
谁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