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香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物。第五次,贾宝玉做梦,走进太虚幻的档案馆看小册子。虽然香菱在金陵十二钗副册中名列前茅,但在宝玉眼中,她排名第三,在晴雯袭人和十二钗正册之间。在作者心目中,她的地位似乎比十二钗正册的主人小姐更重要。
宝玉看起来很困惑。然后又扔了,去打开厨房门的副册,拿起一本书,打开看,我看到一朵桂花,下面有一个沼泽,水干泥干,莲花枯莲花失败,后面的书说:“根和莲花一根香,生活实际上受伤了。自从两个地方生下孤独的木头以来,香魂就回到了家乡。”
“自从两地生孤木”脂砚斋守本侧批准了三个字“拆字法”。学者们认为“一木两土”是“桂”字。曹雪芹最初安排的情节是,夏金桂嫁给薛家后,香菱悲惨地死去。一般来说,未来40次的情节不是曹雪芹的原稿,也不符合作者的初衷。但恐怕图片中的内容更有意义。
书中第七回描述香菱是这样出现的:
听说周瑞的家人把东角门转到东院,来到梨香院。刚到院门前,我看到王夫人的丫鬟名叫金川儿,和一个刚留下头的小女孩站在台阶坡上玩。.....
……
说着,周瑞的家人拿起盒子,走出门,看到金川还在那里晒太阳。周瑞的家人问她:“那香菱小姑娘,可是常说临京时买的,为她打人命官司的小姑娘?金川道:“可不是。说着,只见香菱笑着走了过来。周瑞的家人拉着她的手,仔细地看了一会儿,因为对金川儿笑道:“好看,竟然有些东府里蓉奶奶的性格。金川儿笑着说:“我也这么说。周瑞家又问香菱:“你多大年纪投身这里?“你父母现在在哪里?今年十几岁了?本处是那里的人,本处是那里的人香菱听了问,都摇摇头说:“不记得了。” 听了周瑞家和金川儿的话,他们叹了口气,感到难过。
(脂砚斋夹批:极度痛苦,一定要这样收住方妙,否则香菱思乡会再写一段话)
这段文字看似闲散,却像推背图一样给出谐音哑谜。“香菱”这个名字,书中总是和名字里有“金”的人在一起,比如白金川、薛宝钗、金莺、夏金桂。她的姓甄,可以组合成“真想金陵”这个词。周瑞的家是王夫人的陪伴,也是金陵老家的过来人。当她看到香菱金川时,她不禁想起了金陵老家的旧事,感到悲伤。可以看出,王熙凤的判断:“哭到金陵事更悲哀”也是“哭到金陵事更悲哀”,但作者不敢这样写。
香菱的人生经历怎么样?她原本是江南甄士隐的女儿,甄家原本是一个乐善善施的书香门弟。书中第一次介绍:“当天,它被困在东南部,这个东南角有一个地方叫姑苏(脂肪批准:金陵),有一个城市叫门人,是红尘中最富有、最浪漫的地方。................只有一个女人,她的名字叫英莲,三岁。”
英莲的遭难纯属偶然,就是画中的“偶败”。正月十五正忙碌,从家人霍启(祸起)手中丢失,英莲当时大约五六岁,从此陷入厄运。第四次,门子对贾雨村说:“这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孩子,到十一二岁,度过容貌,带到别的地方转卖。...那天这个英莲,我们天天哄她玩,虽然隔了七八年,现在十二三岁了,……”
据资料显示,曹雪芹的爷爷曹寅在康熙之间由江宁编织。当时苏州编织的李旭是曹寅的妻子和兄弟,曹丕的叔叔。两个家庭是婚姻关系,“一损一荣”。
康熙年间,两家都因接驾数次花费惊人而亏空了数额巨大的库银。雍正即位后,不承认老子手中的亏空账进行追查。李旭因亏空公款入狱抄家籍。李旭的孩子有200多个人口,在苏州出售。一年之内没人敢买,被送到北京。后来盐商补救后放回十名妇女和儿童,剩余人口到崇文门“变价”处理。雍正五年左右,李旭因贿赂犯罪王子而被判刑,随后曹家也因藏匿财产而被革职抄家。曹复的继任在织造府旁发现了一对镀金紫铜狮子,曹家罪加罪。此时曹雪芹大约五岁左右,与香菱遇难的年龄相吻合。香菱与作者“祸起”同时,香菱的经历也是作者的经历。“莲枯莲藕败”大概谐音为“连枯偶败”,暗示作者五六岁时,家人与李旭家连带犯罪,曹家经历了第一次巨变,家道衰落。
曹家第二次遭难,是在曹雪芹十三岁以后的少年时代,乾隆即位的头几年。这一打击使曹家一败涂地,财产分散,人口分散,金陵老宅人空无一人。拐子说英莲十二三岁的时候,又受苦了。遇到冯渊(逢冤),被薛家打死,为薛蟠带入京城一事,书中写英莲为假,暗写曹雪芹的遭遇为真。作者认为第二次被抄家是冤枉的,“逢冤待雪”。但曹家一直没有完全平反,以至于曹雪芹中年落到了贫困境地。
周瑞家说的香菱“东府里蓉奶奶的一些品格”是什么意思?这里主要不是说长相,而是说两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有特殊之处。书中说秦氏是秦业从养生堂养大的,但脂批说她是“家住江南本姓秦”,也是金陵隐事的过来人。至于香菱,第一次,一位僧侣告诉甄士隐,她是“有名无财,累及父母。然后和尚念了四句话:“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元宵节过后,就是烟消灭的时候。“第二句一般解释为遇到薛蟠有点浅。“雪”被认为是“雪丝丝”,意思和宝玉第28次唱的《菱花镜里看不见形容瘦》一样。第12次贾瑞照风月宝鉴,王熙凤在镜子后面变成了骷髅,一般指青春如梦。还有“元宵节后好防”,主要不是说胡芦庙着火,而是预示着第54次宁荣二府庆祝元宵节后,两府在暴风雨前平静下来,73次绣春囊事件爆发,然后搜查大观园,赶司棋,追晴雯,出官,追四个儿子。主要人物的重大变化接踵而至。
秦氏是金陵十二正钗的最后一个人物,“十二花颜色最新”(脂砚斋甲守本第七回前题诗)。香菱是晴雯袭人等副册的最后一个人物。香菱和秦氏是书中人物线索和结局的两面镜子和样本。
每个人都在猜测红学索隐。现在试着大胆假设,即使是脂砚斋也可能是知情人,他把“姑苏”批评为“金陵”是不够的,是故意为作者隐瞒真相的。据估计,甄士隐家写的是苏州李旭的家,也就是曹雪芹爷爷的家,有人甚至说曹雪芹出生在苏州。李旭和曹家第一次犯罪时,苏州和北京有200多名子女和家庭成员被出售。不能排除有些人赎回合适的同事,有些人私下去亲戚家藏身。香菱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香菱是李旭家的后人或丫头。乾隆时,她属于先帝在位时罪犯的家口,不敢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只好隐瞒真相。当周瑞家问她时,她不得不摇头说:“不记得了”。但是老人和作者都知道真相,看到香菱就想起了金陵的旧事,“下面有一池沼”,说的是曹李两家。“莲花根香”,两家是婚姻关系。“水干泥干,莲枯藕败”,说曹李两家一时失败,人财两空,“连枯偶败”。看到香菱,同病相怜,是作者的自况。
香菱的人生经历是什么?香菱人生经历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