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69回写道,尤二姐用这种方法自杀。“在这里,尤二姐心里想:‘病已成势,日无所养,反有所伤,料一定不好。轮胎已经打下来了,没有悬念,何必遭受这些零气,不如一死,倒干净。人们常说,生金可以坠死,难道不比上吊自杀干净吗?想毕,挣起来,打开盒子,找出一块生金,也不知多重,恨命含泪便吞进嘴里,几次狠命直脖,方咽下去。于是赶紧把衣服首饰穿得整整齐齐,躺在炕上。现在的人不知道,鬼不觉。以曹公的大笔如椽,博学多识,我们姑且认为这是吞金自杀的一个例子。那么它死亡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做一个小小的探究。
要理解“吞金自杀”的原则,我们首先需要理解这里的“黄金”指的是什么。通过阅读古代汉语词典,我们发现“黄金”在古代主要有三种含义,一种是指黄金,另一种是金属的总称,三种是指金钱和货币。当然,在上述例子中,黄金是黄金,但仅就“吞金自杀”而言,我们仍然需要分别讨论。
首先,如果“吞金自杀”的“金”指的是黄金,那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纯金。众所周知,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通常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只能溶解在“王水”中。人的胃液类似于盐酸,根本无法分解,因此没有重金属中毒;因此,死亡只能由物理原因引起。如果吞下的金块很小,就会自行排出,不会对人体造成很大伤害。但是,如果金块足够大,可能会堵塞气管,令人窒息。并立即死亡,另一种可能是金块有大棱角,强行吞咽会刺穿消化道,加上金本身密度,可能导致穿孔损伤其他内脏,引起大出血和其他并发症死亡,但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吞咽会疼痛,不会立即死亡,另一种情况是这里的“黄金”不是纯金,我们知道古代炼金术不像现在那么发达,金冶炼也是如此,在冶炼过程中可能与其他重金属杂质混合,这些重金属不一定存在于单质中,如果氧化物和其他化合物存在,胃酸(主要是盐酸、强酸)反应将成为游离状态,导致重金属中毒,导致蛋白质变性死亡。在上面的例子中,尤二姐并没有立即死亡,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她死于大出血和重金属中毒。
还有一点需要解释的是,在一些医学书籍中,可能会有“金中毒”一词。这种“金中毒”是医学上的习惯称谓,是指含金盐化合物引起的中毒。比如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含金药物金诺芬、硫代葡萄糖金、硫代苹果酸金钠、电镀工人使用的氰化钾金引起的药物中毒都属于“金中毒”。事实上,这些金盐与我们通常看到的金首饰无关,我们可以继续放心地佩戴。
第二,如果“金”是金属的通称,因为金属的通性,无论是刺穿消化道还是重金属中毒,都类似于金。上面已经分析过了,这里就不讨论了。
@ 根据常识,我认为吞钱自杀是不可能的。没有人会突发奇想,用吞钱的新方法自杀。即使吞钱,也应该堵在喉咙里窒息。
那么,@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自杀只不过是三种情况:1。金属体积过大,窒息而死;2.金属有棱角,导致穿孔、溃疡等并发症死亡;3.重金属中毒死亡。当然,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将不再重复其他次要原因。
古人吞金自杀的原则是什么?尤二姐吞金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