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尹(-667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六个儿子,吴王李恪,母亲杨迪皇帝的女儿杨妃。贞观五年(631年),封梁王。贞观七年(633年),授襄州刺史。贞观十年(636年),改为蜀王,转为益州都督。贞观十三年(639年),除岐州刺史外,还封800户。
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为御史大夫李乾佑弹劾,被唐高宗斥责,贬为黄州刺史(今湖北黄冈)。永徽四年(653年),因“房爱谋反案”,涉及与母亲兄弟吴王李恪,连坐,废为普通人,流放巴州(今四川)。涪陵国王(郡王)立即改封。
乾封二年(667年),死于流配地巴州。咸亨初(670年),复其爵土,赠送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悼王。
出生时间
李尹的具体出生日期不祥,但可以判断其出生日期的上下限。据了解,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出生于620年(武德三年),根据唐太宗第八子岳王李贞墓志所载,他死于武后686年(垂拱二年)。他死时62岁,李贞出生于624年(武德七年)。李尹是太宗的第六个儿子,所以他是李泰的弟弟和李贞的兄弟,他的出生日期应该在620年到624年之间。
考虑到李银上还有一个兄弟,那就是太宗第五子齐王李佑;还有一个弟弟,那就是太宗地七子蒋王李云,所以他的生年最有可能是621年、622年和623年。
历宦多过
631年(贞观五年),李银晋封梁王,与王、汉、沈、晋、江、代王同封;633年(贞观七年),李尹被授予襄州刺史(湖北襄阳治所在地),官方情况不明;636年(贞观十年),太宗打算广制封建,于是改封为蜀王,授予益州都督(四川成都治所在地),世袭并到位;637年(贞观十一年),太宗在洛阳。改授夏州李尹都督(陕西靖边县红扶界公社白城子今治所),但他没有让他的官员,而是让刘兰为他的长期历史出牧;当时,李尹也应该陪同洛阳。
639年(贞观十三年),太宗罢世袭诏,授岐州刺史(今陕西宝鸡附近治所)。在此期间,李尹因游猎和殴打官员而被弹劾。太宗多次教导他,但他不想悔改。太宗愤怒地责骂他:“经过训练,动物可以被驯服;铁石经过冶炼和雕刻,可以制成方圆的器具。而像李尹这样的人,还不如兽铁石啊!"一半封邑和国官被削去,贬为郭州刺史(治所在河南灵宝)。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病逝后,高宗即位,实际封满千户。
永徽冤祸
在郭州,李银经常打猎,不避庄稼,人们非常怨恨他。典军杨道整勒马劝诫,李尹拉他打他,很霸道。650年(永徽元年),李尹为御史大夫李乾佑弹劾,高宗对荆王元景说:“先帝排风沐雨,平定四方,远近平静,四方统一。上帝降下灾难,先帝突然抛弃了我。我继承了伟大的事业,恐惧似乎用颓废的索御马,与诸王共忧,为家为国。蜀王游猎无节制,侵扰人民,县令、典军,无罪被罚。奉承是快乐的,违背意愿是愤怒的,这样的官员,如何与人民合理?历观古来诸王,若能动遵礼,则能福泽子孙;若违反规章制度,将很快被杀。我感到羞愧的是,李银被司法部门弹劾。因此贬李寅为黄州刺史(治所在湖北黄冈)。唐高宗还召见杨道整慰鼓励,拜匡道府折冲都尉,送丝50匹。
653年(永徽四年),由于“房遗爱谋反案”,与母亲的兄弟吴王李恪有关,连坐,废为普通人,流放巴州(今重庆)。联系659年(显庆五年),长孙无忌被判罪。李恪第一次被平反追封郁林王,李寅改封涪陵王。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回到长安,直到667年(乾封二年),死于巴州流配地。
人物评价
李治 :哀悼,肆行劳祭哀悼,恐惧从处哀悼,年中早逝哀悼。
与他的兄弟相比,李英更像一个贵族花花公子。他擅长狩猎和玩耍,任性任性,多次违法,多次被降职和降职,并与他的兄弟一起遭受了永徽四年的不公正案件。然而,也许正是他“难以忍受”的生活经历让他在皇家清洁案中没有完全丧生,可以埋葬昭陵。
然而,唐太宗著名的“兽不如”怒语不应误读,实际上是“不如兽铁石”:这是父亲在儿子多次制造麻烦和责备后的一句愤怒的话。原话以平行比喻解释“动物铁石可以很好地改造”,其初衷是指责“李尹多次教书,腐朽的木头不能雕刻”,这与“动物不如”这个成语的意思完全不同。从这句愤怒的话中,我们无法得出李尹的全面形象,简单地断言他是好是坏;更不用说从这句愤怒的话中得出太宗对李尹的真实心理了。而李尹所犯的错误,在各个朝代的皇室中也很常见。
陪葬昭陵
670年(咸亨元年),唐朝廷恢复了李尹的爵位和封地,赠送了益州大都督,让他陪葬昭陵,并“悼念”了他的头衔。
昭陵蜀王的阴影已经消失,根据录制文献《京兆金石录》、判断为咸亨年间立碑的《宝刻从编》等。
2家族成员,广都郡王,死于武后擅权时期。
江陵郡王李瑾。
689年(永昌元年)流放时,李凡死于成州,是西蜀王、方、营、台三州的刺史。705年(神龙元年),以吴王李恪的孙子、朗陵王李玮的儿子李宇为西蜀王。
崔思古,长女,宝安县主,适隆山县主之子。
李世民的子蜀王李简介 李世民杨妃的儿子李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