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展厅有一把大铜炮,里面有满汉两个字:“神威无敌将军”、“清朝康熙建于15年3月2日”。“康熙十五年”是1676年。从西清《黑龙江外纪》可以看出,这是雅克萨战争中使用的铜炮,也是17世纪中国各族军民抗击沙俄侵略的证据。
“神威无敌将军”是铸造的铜炮,外径275mm,内径110mm,前细后粗,最粗外径345mm,全长2480mm,重达1吨。炮身中部有双耳,炮尾呈球形。可装药2公斤,铁弹重2?7千克。炮膛内还有一枚直径90毫米、重2700克的实心炮弹。是国家一级文物。这把大炮是在齐齐哈尔建华机械厂的废铁堆中发现的。
称大炮为“将军”,始于朱元璋。
到808年,中国已经制造了含硝酸盐、硫和碳的火药。火药发明后,到公元10世纪,中国人已经开始用火药制造武器。明万历时期,欧洲火炮开始传入中国。
1335年,起义仅三年的朱元璋获得了几十支火龙炮,“势如飞龙,洞穿层革”,威力巨大。朱元璋看完后非常高兴,觉得如果军队装备了这样的火器,就会“拿天下如反掌”。因此,如果大炮在战斗中有效,他们将被命令为将军。从那时起,大炮就有了正式的标题。
清朝康熙年间,国库丰富,铸炮数量大幅增加,种类繁多。皇帝经常给炮“将军”的称号,如制胜将军炮、威远将军炮、神威无敌将军炮、神威将军炮、武成永固将军炮、神功将军炮等。每年秋天,朝廷还派大臣到卢沟桥祭祀大炮。八旗军出征时,要在前一天将大炮推到军帐前,展示牺牲供物献酒,领导教练还要亲自向大炮鞠躬三次。如果你赢了这场战斗,你将为大炮披上红色,鼓吹并迎接它,然后播放它。请奖励“将军”;如果你输了,大炮也会受到惩罚。少打棍子100或80,多打棍子800到1000。
[img]84000[/img]
“炮兵部队”-火器营成立于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
《黑龙江外纪》记载:“齐齐哈尔、墨尔根、黑龙江都有炮。据说神威无敌的将军,齐齐哈尔和黑龙江各有四个。”“然而,今天的储存炮具平息了罗刹的故事。”“它在雅克萨城获得了三枚罗刹炮,在乌宁克尔、珠尔亨等地获得了两枚罗刹炮,并被摧毁。子母炮195人,营地炮4人,齐齐哈尔库存,永不移动。”
1682年,远征罗刹(俄罗斯)的红夷大炮抵达墨尔根(今黑龙江省嫩江县)。1684年,齐齐哈尔被调到齐齐哈尔,在齐齐哈尔设立了一个火器营,包括一名领导人、三名领导人、16名领导人和骁骑学校。1685年,200门大炮从齐齐哈尔运往雅克萨前线参加反击战争。
1685年4月,清廷命都彭春、副都统郎坦、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黑龙江城(今爱珲)出发,5月22日入围雅克萨。24日,清军用神威无敌将军炮、红夷大炮等火炮从三面轰击,杀害城市100多人,摧毁所有城堡和塔楼。第二天早上,清军在城下三面积柴,声称要火攻。托尔布津无法抗拒,乞求投降,率超过600人撤往尼布楚。雅克萨被沙俄侵略军偷占了20年,回到了祖国。
俄罗斯军队撤回尼布楚后,拼凑军队,同年8月再次冲进雅克萨,在旧址上筑起城堡,到处烧掠边民,无恶不作。1686年6月(康熙二十五年),2000多名清军和400名福建藤牌兵再次抵达雅克萨城,日夜用神威无敌将军等火炮猛轰城市。经过四昼夜的激战,800俄军只剩下100多人,托尔布津被杀。俄军残部于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夏季返回尼布楚。
两次雅克萨战争结束后,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在齐齐哈尔为神威无敌将军炮建立了炮库,战后雅克萨运回的四门大炮安置在库内。
将火炮封为[将军]:明清奇葩武器荣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