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妃(?―1733年),郭络罗氏,满洲旗人,佐领三官保之女。康熙十六年(1677年),被封为宜妃。康熙二十年(1681年),晋封宜妃。先后生下五子胤祺,生下九子胤珍,生下十一子胤胤。
宜妃是康熙时期最受欢迎的妃子之一。德妃乌雅氏,雍正帝的生母,和宜妃一样被封为妃,也有三个儿子。宜妃可能一直以自己为荣,得到康熙皇帝的宠爱,平时很傲慢。康熙二十年后,宜妃再也没有得到任何晋封,她也是雍正帝政敌尹明的生母。此外,上述事件导致雍正帝和乾隆皇帝在尊封先妃为太妃时将宜妃排除在外。雍正四年(1726年),宜妃次子尹云圈禁而死。雍正十年(1732年),长子胤祺死亡。宜妃死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乾隆二年(1737年),入葬景陵妃园。
人物生平
康熙十三年(1674年),郭络罗氏入宫,初赐贵人。康熙十六年8月22日(1677年9月18日),被封为宜妃,康熙皇帝非常宠爱她。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四(公元1680年1月5日),生皇五子恒亲王胤祺。晋封为宜妃,康熙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1682年1月28日)。康熙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1683年10月17日),生皇九子银珍。康熙二十四年(685年),生皇十一子。
宜妃出身高贵,生下一双细长的凤眼,柳叶黛眉,如柳腰。从小,她就饱读诗歌、书法、钢琴、象棋、书法和绘画。当她第一次进入宫殿时,她是一个高贵的人,受到皇帝的宠爱,被晋为一个妃子。她先后生下了五个儿子,九个儿子,十一个儿子,成为了一个高贵的公主。
康熙帝去世时,宜妃正生病,帝诏以四人抬软榻,亲至丧所看望。可以看出,宜妃在生前仍然受到康熙的青睐,在宫中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宜妃本人也知道自己在后宫的地位,为康熙皇帝守灵时,她竟然跪在新君雍正生母德妃面前,这一举动让雍正皇帝非常生气。后来雍正打击尹儿集团时,有人告诉皇帝,尹儿等人原计划夺取皇位后尊九王之母,即宜妃为皇太后。当时雍正的生母孝恭仁皇后(德妃)已经去世,否则宜妃觊觎太后的宝座,直接威胁到雍正母亲的地位,雍正皇帝不会轻易放过她。八月二十五日,雍正十一年(1733年),宜妃去世,享年70岁以上。乾隆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入葬清东陵景陵园。宜妃侍奉康熙帝时居内廷西六宫之一的易坤宫。
相关事迹
康熙时期的宜妃郭络罗是进入宜坤宫时间最长的一位。自康熙16年(1677年)以来,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宜妃很受康熙的欢迎。当康熙皇帝外出时,他会命令人们向宜坤宫报告和平,并将其带回当地特产。虽然这不是唯一的宠物,但在后宫的妃子中却很少见。
宜妃是皇九子云云的生母。在康熙末年九龙夺权的“乱世”中,云云与八哥结党,与四哥胤祯成为政敌。康熙去世后,四哥登基。宜妃原本敌对胤祯,病重,于是命人带她去软榻哀悼,走在雍正生母面前,也就是皇太后。雍正皇帝立即大声斥责抬轿太监,这让宜妃感到尴尬。
宜妃身边的侍从成了新皇帝监控的焦点。九哥云珍被排除在外,被派往西宁驻扎,在义坤宫与母亲离开时也受到了密切监控。雍正皇帝最终将云珍从宗籍中删除,改名为塞斯黑(满语,讨厌的人)。雍正第一年(1723年),宜妃搬到了儿子云琪的住所。
史籍记载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记载:
宜妃,郭络罗氏。圣祖崩溃时,妃方病,以四人软榻诣丧所,出太后前,世宗见之,又骄傲,世宗为责宫监。儿子三:允祺,允祺,允许,允许。
《永宪录》(清)肖氏撰写朱南铣点校
上谕礼部。昔日皇考特建妃衙门位于陵墓琉璃门内宝城。把妃子等等放好。只有敏妃母。皇考曾下令暂安宝城。今遵皇考原旨。但凡皇贵妃却往安放。应行之礼。尔部议奏。莲化诸皇后陵旁边有惠妃、良妃等衙门。惠妃之死日未详。康熙二十年以妃入位贵妃四人。今皇太后的惠妃、宜妃、德妃、荣妃。自孝懿皇后崩溃。遂不立后。宜妃生皇五子九子。眷顾最深。今年乾隆元年下降。我从小就在蒙皇祖抚养宫。命太妃,皇贵妃提携看视。心感不忘。两太妃千秋后又建了一个花园宿舍。可在景陵哨后选地建造。规制稍卑。抑以昭敬礼。钦此。或者雍正中加封的太妃。俟考。
康熙四妃之一宜妃郭络罗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