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汉重臣李严是怎么死的?
李严(?-234年),改名为李平,字正方,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诸葛亮是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期间,李燕护送粮草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时间。为了逃避责任,他责怪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出军队。因此,他被判罪,最终被废为平民,迁往梓潼县(四川梓潼)。公元234年,诸葛亮因病去世。李燕得知这个消息后,认为没有人能再利用自己了,于是愤怒地死去。
据《水经注》记载,李严在健为任郡守期间(214-22年), 蒲江大堰又称“六水门”枢纽工程,又称“六水门”枢纽工程,可连接江两岸。 东汉晚期,战争非常激烈,都江堰、六水门等大型水利工程严重失修。李严上任后,对水利工程进行了重组,在当时的生产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李燕的水利整治工程影响了后人,导致南宋时期的赐进士背景、工部侍郎、井研人员李心传认为 “眉州通济堰,建安间创始”,把功劳记在李严当时的盛举上。
建兴九年诸葛亮北伐时,李燕监督粮草运输,但工作不力导致蜀军北伐被迫停止。为了逃避责任,李燕毫不犹豫地编造谎言诬陷诸葛亮,并想杀死督察领导罪。直到诸葛亮用证据揭露了他的无耻行为,他才认罪。此外,李燕平平自私,人际关系差,引起了大多数同事的敌意,并被解雇,流放梓潼县。建兴十二年,李燕听说诸葛亮去世了,以为后人不会给他机会,于是愤怒地死了。
蜀汉重臣李严三国时期的结局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