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是明代的特务机构。“靖难之战”结束后,明成祖朱迪在北京东安门外设立了东厂,以清除建文帝朱允文的余党,逮捕谋反、大逆和所谓的“奸党”。同时,他也被用来对付政治反对派。东厂各地都有分支机构。东厂领导叫东厂掌印太监,也叫厂主和厂督,是宦官中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第二号人物。此外,东厂还设立了一名监督太监,由有权势的太监担任。下设掌班、领班、司房40余人,十二伙管事,按子丑寅毛排列,各领档头办事,共100余人。下面有1000多人,番役就是我们俗称的番子。档头和番役具体负责侦缉。
东厂侦缉范围很广,从朝廷会审大案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比如柴米油盐的价格。东厂派人听审锦衣卫审讯重犯,查看兵部各种边报、塘报等重要衙门文件。东厂的人也潜入各衙门,监视官员的言行。东厂的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手续可以随意监督逮捕臣民,从而开启明朝宦官干政之端。东厂与明朝命运始终如一,存在了224年。在东厂办的案件中,冤案层出不穷,官民深受其害。在人们心目中,东厂就像一座地狱。
西厂,可谓东厂同胞怪胎。太监王直担任首领。当时,“妖狐夜出”的神秘案件出现在京城,随后妖道李子龙用旁门左道蛊惑人心,图谋不轨。为加强侦刺力量,明宪宗在成化十三年(1477)成立了西厂。厂址位于灵济宫前,以旧灰厂为厂署总部。西厂主要从禁卫军中选拔军官,人员扩张速度极快,其势力超过东厂。西厂在全国布下侦缉网,未经皇帝批准,对怀疑的人强行严刑逼供。王直等人的过激行为,使朝野上下抱怨。西厂一度被撤销,但很快就恢复了。随后西厂势力扩大,王直的权力极度扩大,引起皇帝的警惕。在随后的权力竞争中,汪直失败了,随着汪直被驱逐出京城,西厂也死了。
揭秘:明朝东西厂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