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是哪三家?
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公元前5世纪,赵、魏、韩三大家族原本是晋国卿医生,架空了国君的权力,实际上相当于分割了晋国的权力。应赵、魏、韩的要求,早已形同虚设的周朝终于在公元前403年正式承认并封赵、魏、韩为诸侯。
赵鞅立赵无t为赵家继承人后,赵国君经常亲自教他。几年后,晋国四卿中实力最强的智氏联合赵氏攻打郑国。打破了郑国的几座城市,并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赵无t与智伯征伐郑回来后,不到几年,父亲赵鞅就因病去世,无t继任赵氏族长,而晋国正卿的职位,则改为智伯。继任族长的无t,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巧计占领代国。赵无t上任后的第四年,智伯与赵、魏、韩三家合作,私自瓜分了被摧毁的范氏和中行氏两家的封地。晋国国君怒不可遏,打算请齐、鲁两国出兵灭四卿,让自己夺回权力。但是这个计划很快就被智伯知道了,于是他和三卿一起打跑了国君晋出公,扶立了新的国君。从此,智伯掌控了晋国的全部国政。智伯的野心越来越大,让三卿都拿出一万户封给智国。韩、魏两国都献出了一万户封,而赵没有献出。智伯怒不可遏,淹没晋阳,而韩魏叛变,始智军大乱,智伯战亡。
智伯被杀后,韩、魏、赵共同瓜分了智氏,逐渐形成了三家分晋的局面。
洪水淹没晋阳50年后,也就是公元前403年,晋国变成了一个小国,但要崇拜赵、魏、韩三个新诸侯。公元前376年,三国终于废除了晋静公,晋国灭亡。中国进入了世界混战的战国时代。
“三家分晋”成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分界点。同时也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封建制度的建立。
[三家分晋]指的是哪三家?三家分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