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和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个主要内容。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 当然,后来还有董仲舒、程颐、朱(继孔子之后最博学的大儒)、陆守仁、王阳明等。
儒家思想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以春秋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一个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我修养的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育、轻刑罚是国家稳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提倡「有教无类」,教育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使全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我们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这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到战国时期,儒家分为八派,重要的是孟子和荀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提倡“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文化。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他主张实施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提倡“政在得民”,反对苛刻的政治;提倡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倡导性恶论,倡导人性恶论,否认人才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与孟子的“性善论”相比,荀子对儒家经典的重组也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儒家的代表人物是什么?他们的观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