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人年龄较大。蓝田人距今约80-75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 蓝田人是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属于直立人。陕西蓝田县公王岭和陈家窝分别发现。公王岭蓝田人化石有头盖骨、鼻骨、右上颌骨和三颗臼齿,属于成年人,可能是女性。头盖骨低,额头明显倾斜,眉脊骨粗,骨壁厚,脑量小,估计780 毫升,吻部向前突出,表现出更原始的形态。在蓝田人化石的层位上发现了大尖状器、切割器、刮刀、石球等石器。加工方法是一种简单的锤击方法,石片一般在第二步加工前投入使用。
共生动物群有41种,包括大熊猫、东方剑齿象、毛冠鹿,南方动物群色彩强烈。属于老年女性的陈家窝蓝田人化石有下颌骨。公王岭蓝田人距今约80-75万年,陈家窝蓝田人距今约53万年。 80万年至75万年前,一些原始人类生活在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在他们低平的额头上,粗壮的眉骨明显隆起。它们制作的石器比较简单,又粗又大,但仔细一看,却发现有不同类型石器分工的迹象。这就是著名的蓝田人。1963-1965年,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更新世早期地层发现了他们的化石。考古学家研究表明,蓝田人的大脑容量比后来的北京人小,大约有778毫升。但有一点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那就是他们已经能够完全直立行走,这是亚洲北部发现的最早的直立人。这一发现意义重大,直立是人的重要标志。 研究北京人遗址时代的问题有一个发展过程。起初,安特生和师丹斯基认为这是一个新世界。
20世纪20年代末,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1881~1955年)和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根据动物群的性质,判断该遗址属于比泥河湾期晚、黄土期早的中更新世。20世纪60年代蓝田人遗址发现后,有人提出将华北更新世界分为早晚两期。早期以含有公王岭动物群的蓝田人遗址为代表,晚期以含有周口店动物群的北京人遗址为代表(见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1976年以后,采用铀系法、裂变径迹法、古地磁法等多种方法,确定了北京人遗址的时代,得知13层以上为70万至20万年,14层以下为70万年。
北京人和蓝田人哪个更老?分别有多少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