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孙传庭(1593-1643年)字伯雅,又字百谷,一字白谷。出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卒于明思宗崇祯十六年,年约51岁。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明崇祯十五年(1642)任兵部侍郎,陕西总督。第二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高迎祥。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不足,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战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初授永城知县。天启初年在北京任职,为吏部验封主事,再升到稽勋郎中,两年后因不满魏忠贤专政,弃官回乡。崇祯八年(1635年)秋,孙传庭出任验封郎中,后越升为顺天府(今北京市)府丞。崇祯十年(1637年)初,马进忠等部再渡西进陕,进攻商州、洛南、蓝田等地。孙传庭率部和各路明军以优势兵力先后打击起义军圣世王、瓜背王、一翅飞、镇天王等部门,使关中以南地区趋于平定。
崇祯十二年(1639年),朝廷调任孙传庭总督保定、山东、河南军务。孙传庭立即请见皇帝,但由于杨嗣昌的各种阻挠,他没有成功。孙传庭心里怒不可遏,引病告休。但杨嗣昌还是不放过,言孙传庭称病是推托之举。崇祯皇帝怒不可遏,将孙传庭贬为平民后,又将其囚禁起来,等待判决。十月初,李自成攻克潼关,总兵白广恩、陈永福向李自成投降。十月初三,孙传庭以十万军围攻孙传庭,孙传庭向渭南撤退,孙传庭战死,时年51岁。但崇祯认为他诈死潜逃,没有给予阴影。同年十月,李自成攻破西安。孙夫人张氏率孙家二女三妾投井自杀,年仅八岁的孙世宁被一老翁收养。《明史》说:“传庭死亡,明亡。”
主要成就
在主持陕西军事期间,孙传庭不断扩大军队实力和粮食工资。西安周边有2.4万军队和2万多片田地。后来,田地属于一个富裕的家庭,兵丁只是在花名册上虚设。孙传庭接管这里后,经过治理,他得到了1.1万名士兵、14.5万名年度税务银行和1.35万名米麦石。
孙传庭折衷于兵部“拦截正面,坚守商洛”的议定,派重兵守住商洛地区的战略要地。大天王率领的起义军进攻庆阳、宝鸡时,孙传庭迅速回到合水中击败。崇祯十一年(1638年)初,面对这种情况,孙传庭认为起义军的主力都在河南,于是率部而东,率部而东(今河南灵宝县西北)、灵宝山间大败十三家兵马,起义军陷入困境,不得不向熊文灿请求受降。然而,自称“主压”的孙传庭并没有采取熊文灿的劝阻,坚持要进攻起义军,最终在收到杨嗣昌的手书后停止进攻。起义军虽被诏归降,但并未解除武装,而是移兵易阵,伺机进攻商洛地区。孙传庭令部将王文清等率部数战起义军,起义军余部波被迫转移到内乡、西川。
孙传庭从万历47年(1619年)中进士到崇祯16年(1643年)战败死亡的25年间,从永城知县逐渐升至兵部尚书,领导七省军事,参与并主持了明末农民起义军数十次镇压活动,深受明廷赏识。无论是在“四正六角”的联合围剿中,还是在“洪水守护者”的单独行动中,他都以其独特的狡猾、足智多谋、果断,使农民起义军多次陷入困境,成为明廷手中难得的王牌。因此,《明史》有句话叫“传庭死而明亡”。
孙传庭简介 孙传庭的主要成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