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经历了两次党狱之祸。
诸葛亮出师表时,提到先帝刘备“不叹息恨桓、灵也”,这个桓、灵二帝是党囚之祸时的皇帝。
1年代:
第一次党狱之祸:延禧九年(166年),这次事态没有扩大,次年改元永康,即大赦党人
第二次党囚之祸: 永康元年(167-169年),因窦武等人欲杀宦官,事泄,处决数百人
党囚再起:Xi平五年(176年),曹鸾写信给“党人”,要求解除监禁,灵帝处死曹鸾。所有党人的门生、官员、父子、兄弟都被免职,终身监禁,涉及五族。党囚影响了更多的无辜者。
2波及范围和人数:
一、二次党囚之祸
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专权,世家大族李英等与太学生联系攻击政府。公元166年,宦官逮捕了李英等人。虽然他们后来被释放了,但他们一生都不允许当官。灵帝时,外戚们解除了党的禁令,试图杀死宦官。宦官于169年将李英等100多人下狱,并相继囚禁、流放和处死数百人。
这里有一件事比较有名:党人张俭在流亡的路上,看到别人就去投宿(“望门投止”),在别人的帮助下逃到了塞外。前后有几十个人被追查灭门,县城也破了。
党锢再起
八年后的Xi平五年(176年)闰五月,永昌太守曹鸾为“党人”写了一封信,要求解除监禁。灵帝不但没有听从,反而逮捕并处死了曹鸾。然后,灵帝下令,任何党的门生、官员、父子、兄弟中任官员都将被免职,终身监禁,涉及五族。党的监禁范围扩大,影响了更多的无辜者。
东汉经历了多少次党狱之祸?两次党狱之祸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