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俊,(?—31),字子卫,颍川县襄城人,原为襄城亭长,刘秀起兵后,投奔刘秀,因此被灭族。傅俊和刘秀一起参加了昆阳大战,平定了河北之战,讨伐了董欣、邓奉、秦丰、田戎的南征之战,并独自领导了江东六县的平定。傅俊忠心耿耿,屡立战功,历任骑都尉、侍中、弩将军,被封为昆阳侯。傅俊去世,公元31年(建武七年),后卫。
投奔刘秀
王莽新时期,傅俊担任颍川县襄城县亭长(掌管治安、捕贼)。傅俊对莽新政治的黑暗和腐败有着深刻的理解,很难长久。绿林军大起义后,南阳县大汉宗室刘演、刘秀兄弟也起兵于捣陵(今湖北枣阳),被称为“捣陵兵”。当刘演、刘秀兄弟率领部过襄城时,傅俊起身反应,被任命为校尉。莽朝襄城县衙杀死了傅俊的母亲、兄弟和亲戚
后刘演令傅俊隶属于弟弟刘秀所属,并参加昆阳大战,勇敢杀敌,大破敌将王寻,立下战功,傅俊升任偏将军。
在刘秀进攻洛阳的战役中,傅俊独率军,先后击破了洛阳以东的京县(属河南县,今荥阳市东南10公里处)、密县(属河南县,今河南省新密县)两个城市。刘秀很高兴,为了奖励傅俊的战功,刘秀特准傅俊回到襄城的故乡,葬礼被惨害的亲属。
[img]79815.jpg' />
重入汉军
公元23年(更始元年),更始帝刘玄命令刘秀在节北渡过破虏将军的司马事,安慰河北省诸州县。襄城的傅俊一听说刘秀来河北,就立刻带领十几位客人从襄城起身,日夜追赶,直到邯郸才赶上刘秀的大军。
刘秀被傅俊的忠诚所感动,将汉军最精锐的颍川兵交给傅俊统率。此后,傅俊经常带领军队与刘秀作战,并多次取得奇功。
在与刘秀平定河北的战争中,傅俊经常与王霸、臧宫共驻一营。后来,刘秀任命王霸为部分将军,傅俊和臧宫为骑兵队长。三部兵马由王霸统一指挥,傅俊成为王霸的助手。
迎接皇亲
公元25年(建武元年),刘秀为皇帝,组建中央政权,傅俊为侍中,侍从皇帝左右,进出宫廷,参与机密。
公元25年9月(建武元年),汉军光复洛阳,傅俊也迎来了他担任侍中后的第一件大事,那就是迎接阴丽华到洛阳。当时,阴丽华和刘秀的家人住在阜阳(今河南省新野县东北)。当时,在赤眉军的控制下,傅俊终于把阴丽华和刘秀的大姐刘黄和三姐刘伯姬都带到了洛阳的宫殿。
公元26年(建武二年)春,刘秀称帝后第二次大封功臣,傅俊被封为昆阳侯。
南下征战
刘秀定都洛阳后,他开始了统一世界的战争。为了消灭董欣、邓奉、秦丰、田荣等分离南方的人,公元27年夏天(建武三年),刘秀御亲自前往增援前期南下的汉军。傅军还带领军队与刘秀一起参加了南征战役。
汉军大举南下后,董欣投降。邓奉逃回阜阳,傅俊率军与岑彭、耿、贾复、臧宫人合兵,将邓奉包围在小长安(今河南省南阳市万城区瓦店镇)。投降后,绝望的邓奉被杀。
公元27年(建武三年),刘秀拜傅俊为弩将军,因为傅俊喜欢在外带兵作战,不喜欢在朝为官。命令他与臧宫、刘红作为副将军,跟随征南将军岑彭继续南下,进攻分裂荆襄地区的楚黎王秦丰。3万汉军连战连胜,一直攻到秦丰的老窝黎丘。黎丘一时无法攻下。岑彭在主力围攻黎丘的同时,向弩将军傅俊分兵,让他顺流而下,收集江东诸郡。公元27年7月(建武三年),傅俊率领包括建船舰队、步兵部队在内的数万汉军,水路并进,顺流而下,直接前往扬州六县。扬州当时下辖九江、丹阳、庐江、会稽、吴郡、豫章六县,面积广阔。然而,傅军迅速征服了扬州。公元27年(建武三年),江东各县冬季平定。
[img]79816.jpg' />
傅军控制了江东六县,不仅是汉军南线战场的胜利,也对汉军东线战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在苏茂、周建、楚强(一作)、一把尖刀插在董宪、李宪等割据势力的后面,形成了战略包围。公元28年(建武四年)8月,刘秀率军进入寿春。在此,他紧急征兵傅军所辖会稽县、丹阳县、九江县、六安国等四个县的军队到寿春参加对江淮李宪的进攻。
公元29年(建武五年),刘秀命令岑彭、傅俊带领军队继续南下,与夷陵地区的田荣作战。3月,岑彭、傅俊在南县江陵县津乡击败田荣,抓住机会征服夷陵。汉军一路追赶田荣,追赶南军归归。@ 田戎率几十骑奔蜀去公孙述,他的妻子和数万军士都被汉军俘虏了。
平定田蓉后,傅俊和部分将军房兖分别前往江南和交州宣读刘秀的诏书,陈述朝廷的威德。不久,交州牧邓让和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长沙相韩福、桂阳太守张龙、零陵太守田茜、苍梧太守杜穆、交趾太守锡光等。
病逝京师
公元31年(建武七年),傅俊率军回到洛阳,同年,傅俊去世,死于威侯。
傅俊简介 东汉宗室名将云台二十八将傅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