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怡园时期,乾隆皇帝收集了许多文具,包括商周铜器、唐宋元明瓷玉和书画。当时有4万多件陈设。清廷内务府专门设立了《陈设清册》,并进行了备案管理。鸦片战争结束后,由于清朝国力的衰落,清奕园的陈设被撤回。到咸丰五年(1855),陈设3.7583件。北京西北郊的五座大型皇家园林,包括咸丰千年(1860),都被英法联军野蛮焚掠。
根据英法联军掠夺后的清单,清怡园只剩下530件陈设,大部分都是破碎的。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颐和园再次被抢劫,园藏文物再次被破坏。1902年,慈禧再次修复颐和园,大力丰富园内陈设。
[img]79057[/img]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颐和园收藏了4万多件文物,包括铜、玉、瓷器、木器、漆器、书画、古籍、珐琅、钟表、竹器、乐器、根雕、杂项等,几乎涵盖了中国传世文物的所有类别,有许多外国文物;从价值上看,国家文物有2万多件,包括郭轩公子白鼎、三尊、长轴佛像等国宝珍品。
颐和园园藏文物:虽然屡遭掠夺,但仍有4万多件